[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汽车薄膜用切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0737.2 | 申请日: | 202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6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宋龙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荣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4 | 分类号: | B26D1/04;B26D7/02;B26D5/12;B26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4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方便 汽车 薄膜 切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汽车薄膜用切边装置,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开设有刀槽,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位于刀槽的两侧皆开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顶端设置有汽车薄膜,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位于刀槽的两端皆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位于刀槽的正上方安装有多组气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切割刀、刀具安装座以及刀槽,在切割前,根据切割的汽车薄膜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割刀,将切割刀穿过刀槽,使切割刀卡合在刀具安装座内,刀具转动刀具安装座一侧的刀具螺栓对切割刀进行固定,防止切割的有效解决了不方便更换刀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汽车薄膜用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膜简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玻璃膜,就是贴在汽车玻璃上用于控制阳光的,其基本性能包括安全、清晰、防眩光、隔紫外线、隔热、防划伤、足够的保质期及保护隐私等,另一类是汽车改色贴膜由AAA公司引进美国STI的新型汽车贴膜产品,基本性能包括个性装饰、保护车漆、以及便于擦洗等,汽车膜在安装前需要对其进行裁剪修理,此时需要一种切边装置。
如今市场上所使用的汽车膜切边装置,在切割汽车膜时。不能够将汽车膜固定,切割时很容易使汽车膜偏移,导致切割失败,在夹紧汽车薄膜时容易使薄膜损伤,而且汽车膜的型号不同,其软硬程度也不同,但是切割刀片无法自由更换,不方便对薄膜进行切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对薄膜进行固定、夹具夹紧使易使薄膜损伤、不方便更换刀片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汽车薄膜用切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汽车薄膜用切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开设有刀槽,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位于刀槽的两侧皆开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顶端设置有汽车薄膜,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位于刀槽的两端皆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位于刀槽的正上方安装有多组气缸,每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纵板,多组所述纵板的底端连接有多组横板,每组所述横板的底端设置有软垫,所述底座的外侧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的输出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连接有刀具安装座,所述刀具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切割刀。
优选地,所述纵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纵板并延伸至纵板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气缸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横板焊接在多组纵板的底端,所述横板的底端开设有多组卡槽,所述横板通过卡槽与软垫固定连接。
优选地,多组所述软垫位于固定条的正上方,所述软垫的宽度与固定条相匹配,所述固定条与软垫的材质皆有橡胶构成。
优选地,所述油缸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所述油缸通过进油口与外界的油泵接通。
优选地,所述刀具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刀具螺栓,所述刀具安装座通过刀具螺栓与切割刀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切割刀通过刀槽延伸至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切割刀位于横板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气缸、纵板、横板以及固定条,将汽车薄膜放置在固定条上并与固定条的外壁对齐,随后启动多组气缸,气缸推动纵板与横板下降,使横板与固定条贴合并将汽车薄膜夹紧,随后向油缸内注入液压油,油缸的输出端带动切割刀移动,切割刀将固定好的汽车薄膜进行切割,且切割时汽车薄膜被夹紧不会因为切割力而发生偏移,提高了切割的效率与质量,有效解决了无法对薄膜进行固定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固定条以及软垫,软垫以及固定条的材质由橡胶构成,在横板挤压固定汽车薄膜的情况下,软垫能够减少横板对汽车薄膜的磨损,减少汽车薄膜的损伤,提高了汽车薄膜的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了夹具夹紧使易使薄膜损伤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荣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荣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0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