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钣金件折弯角度控制结构及钣金件折弯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05399.3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3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杰;高健坤;张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山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佛山市豪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彭声强 |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钣金件 折弯 角度 控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钣金件折弯角度控制结构及钣金件折弯机,钣金件折弯角度控制结构,包括下模、角度测量装置;下模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槽体;第一合页片设于下模的顶部,第一合页片的右端设于槽体上方,第一合页片的底部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合页铰接轴固接,第一合页片的重心位于合页铰接轴的左方,合页轴套套设于合页铰接轴上并与合页铰接轴可旋转地连接,合页轴套与槽体的左侧壁固接,合页齿轮与合页铰接轴的连接,齿条与下模的前侧壁左右滑动连接,合页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编码齿轮与编码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编码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编码器与下模的左侧壁连接。由于采用的第一合页片、合页齿轮、齿条等,都有厘米级别或毫米级别的现有零件供采购,可以应用于钣金件的折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钣金件折弯角度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折弯机包括折弯上模、折弯下模,折弯下模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槽体,折弯下模为板件金提供两条线形状的支撑,折弯上模设于槽体上方,折弯上模下压深度不同,钣金件折弯后的角度不同,折弯角度与槽体的宽度、上模下压的深度、钣金件的厚度均相关。为了精确控制折弯角度,需要在下模上安装角度测量装置。
公开号为CN10333562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折弯机折弯角度实时自动测量装置,一种折弯机折弯角度实时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和工件;还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至少一个的折弯角度测量装置;折弯角度测量装置和下模均固定在基座上,并且折弯角度测量装置位于下模之间;所述折弯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导杆、滑动设置在导杆上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连接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拉簧。优点:采用连杆机构进行精确传动,并可实现重力自回复。采用同时测量折弯件两侧的折弯角度计算整个工件的折弯角度。该装置简单,传动精确,较易实现。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角度测量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只能应用在大型的折弯机上,由于钣金件的厚度为毫米级,用于钣金件的折弯下模上的通槽宽度也只有厘米级别,现有的折弯角度测量装置难以应用在钣金件折弯机上,钣金件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控制通常还是操作人员凭经验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折弯角度测量装置难以应用在钣金件折弯机上,钣金件折弯机的折弯角度控制通常还是操作人员凭经验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钣金件折弯角度控制结构,包括下模、角度测量装置;所述下模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槽体;所述角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合页片、合页铰接轴、合页轴套、合页齿轮、齿条、编码器、编码齿轮;所述第一合页片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右端设于所述槽体上方,所述第一合页片与所述合页铰接轴固接,第一合页片的重心位于合页铰接轴的左方,所述合页轴套套设于所述合页铰接轴上并与所述合页铰接轴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合页轴套与所述槽体的左侧壁固接,所述合页齿轮与所述合页铰接轴的前端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下模的前侧壁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合页齿轮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编码齿轮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编码齿轮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编码器与所述下模的左侧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的前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滑槽,所述齿条的后侧壁上连接有滑动键,所述滑动键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的前侧壁上还设有第一限位齿轮、第二限位齿轮,所述第一限位齿轮、第二限位齿轮分别设于所述齿条的上方、下方,所述第一限位齿轮、第二限位齿轮均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所述合页齿轮、编码齿轮分别设于所述齿条的上方、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的前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件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轴竖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齿轮、第二限位齿轮分别与一件所述腰形孔连接。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合页片,所述第二合页片与所述合页轴套固接,所述第二合页片与所述槽体的左侧壁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山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佛山市豪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山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佛山市豪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5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