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料生产用熔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4035.3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龙;冯明艳;张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鑫成鹏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2 | 分类号: | B29B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5 | 代理人: | 丁亮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氯乙烯 电缆 生产 熔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料生产用熔融装置,包括熔融箱、安装在熔融箱内壁的电加热板、连通在熔融箱底端的排料管、安装在熔融箱顶部的箱盖和安装在箱盖顶部加料箱,所述箱盖的左端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右端位于箱盖的内侧传动连接有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内部设置有复式的粉碎结构,可将加入到熔融箱内部的聚氯乙烯颗粒进行复式的粉碎处理,有效的降低了聚氯乙烯颗粒的颗粒直径,提升了颗粒加热处理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颗粒熔融处理的效率,其次,内部设置有加压排料结构,便于熔融后聚氯乙烯电缆料的排料处理,提升了聚氯乙烯电缆料排料处理的效率,从而便于聚氯乙烯绝缘层的生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绝缘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料生产用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现今生产聚氯乙烯绝缘层时,需要将聚氯乙烯颗粒倒入到熔融箱内部进行加热处理,待聚氯乙烯颗粒熔化后,便可进行绝缘层的生产和成型处理,然而现有的聚氯乙烯电缆料生产用熔融装置存在不足之处:首先,难以将加入到熔融箱内部的聚氯乙烯颗粒进行粉碎处理,聚氯乙烯颗粒较大时,颗粒熔融的速率便会下降,从而降低了颗粒熔融处理的效率,其次,熔融后的聚氯乙烯电缆料黏度较大,排料处理时的效率较低,不便于聚氯乙烯绝缘层的生产成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聚氯乙烯电缆料生产用熔融装置,难以降低聚氯乙烯的颗粒直径,熔融处理的效率较低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料生产用熔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料生产用熔融装置,包括熔融箱、安装在熔融箱内壁的电加热板、连通在熔融箱底端的排料管、安装在熔融箱顶部的箱盖和安装在箱盖顶部加料箱,所述箱盖的左端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右端位于箱盖的内侧传动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外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螺旋叶片,所述箱盖的内部位于传动轴的下方对称啮合连接有两组粉碎齿轴,所述箱盖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粉碎齿轴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熔融箱的右端安装有加压箱,所述加压箱的前端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位于加压箱的内侧传动连接有凸轮,所述加压箱的内侧位于凸轮的上方嵌设有柱塞块,且柱塞块和凸轮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压箱的右端顶部连通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加压箱的顶端连通有单向出气阀,且单向出气阀的尾端与熔融箱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熔融箱的前端底部安装有电控开关,且电控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电加热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盖的内侧位于两组螺旋叶片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磨齿板,且磨齿板的上端面与螺旋叶片的下端面相互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料箱的顶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鑫成鹏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鑫成鹏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4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