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机房电梯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3941.1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9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双林;毛珏毅;樊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房 电梯 | ||
1.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厢,包括轿底(11)、轿顶(12)和轿壁(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还包括:
两个安装框架(100),分别位于轿底(11)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到所述轿底(11)上,并分别形成有一个开口(101);
一个轿底轮框架(230),位于所述轿底(11)的正下方,并且其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两个安装框架(100)的开口(101)的上部(101a)中;和
两组轿底轮(210),分别转动地安装到所述轿底轮框架(230)的两端上,并分别容纳在所述两个安装框架(100)的开口(101)的上部(101a)中,
在所述轿底轮框架(230)的顶面和所述轿底(11)的底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弹性减振垫(240),以减小轿底轮(210)的振动被传递到轿底(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每组轿底轮(210)通过一根轿底轮轴(220)被转动地安装到所述轿底轮框架(2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轿底轮轴(220)上的传感器(250),所述传感器(250)用于检测所述轿底轮轴(220)的变形量,从而可根据检测到的变形量计算出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10)的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250)被安装在所述轿底轮轴(220)的轴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每组轿底轮(210)包括至少两个轿底轮(210),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轿底轮(210)分布在所述传感器(250)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每根轿底轮轴(220)被固定在轿底轮框架(230)上,每组轿底轮(210)被转动地安装在对应的一根轿底轮轴(2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减振垫(240)被设置在所述轿底轮框架(230)的顶面上并与所述轿底(11)的底面直接接触,所述轿底轮(210)位于所述弹性减振垫(240)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还包括安全钳(300),所述安全钳(300)容纳在所述安装框架(100)的开口(101)的下部(101b)中,并连接和固定至所述安装框架(1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还包括下部导靴(400),所述下部导靴(400)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100)的下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所述安装框架(10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加强支架(110),所述加强支架(1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100)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底(11)上;
每个所述安装框架(100)上的两个加强支架(110)与所述轿底(11)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组轿底轮(210)分别位于所述轿底(11)的左、右两侧的中间部位,并且分别从所述轿底(11)的左、右两侧的侧面部分地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39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浆混凝器
- 下一篇:一种后悬架稳定杆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