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3852.7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3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钟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2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工程 生态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基体上端设置有渗流槽,基体右侧上部设置有植被土壤层,植被土壤层下端设置有上端开口的蓄水槽,蓄水槽与渗流槽之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位于蓄水槽内的一端连接有潜水泵,渗流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倒圆台形排水口,排水口底部连接有伸入植被土壤层内的导流管,导流管左侧设置有伸入基体内的锚杆,导流管右侧设置有位于植被土壤层内的渗流管,渗流管上设置有若干渗流孔和锚筋;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水槽、渗流槽、导流管和渗流管的设置对生态支护结构上的植被进行灌溉,同时节约水资源,通过锚杆和锚筋的设置增加植被土壤层的稳定性,降低发生滑坡率,提高生态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是造成土地资源平衡失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河道的护坡工程影响到河道畅通。植物的生长需要相对松软的空间,在松软的空间中才会有足够的水和空气保证植物存活。天然土质河岸带由于受坡内的渗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冲刷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容易崩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对生态支护结构上的植被进行灌溉,同时节约水资源,增加植被土壤层的稳定性,降低发生滑坡率,提高生态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基体上端设置有渗流槽,基体右侧上部设置有植被土壤层,植被土壤层下端设置有上端开口的蓄水槽,蓄水槽与渗流槽之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位于蓄水槽内的一端连接有潜水泵,渗流槽底部设置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倒圆台形排水口,排水口内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排水口底部连接有伸入植被土壤层内的导流管,导流管左侧设置有伸入基体内的锚杆,导流管右侧设置有位于植被土壤层内的渗流管,渗流管上设置有若干渗流孔和锚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渗流槽上端开口设置,且左侧上端设置有溢流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蓄水槽上端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包括与排水口相匹配的倒圆台形塞头,塞头上端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右侧端部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竖直的滑轨内,滑轨固定在渗流槽内右侧壁上,滑块螺纹穿设在转动螺杆上,转动螺杆转动固定在滑轨内,且其上端穿出渗流槽上端连接有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导流管和渗流管均为钢管,锚筋为钢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水槽、渗流槽、导流管和渗流管的设置对生态支护结构上的植被进行灌溉,同时节约水资源,通过锚杆和锚筋的设置增加植被土壤层的稳定性,降低发生滑坡率,提高生态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渗流管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渗流管的俯视图;
图4为流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基体、2-渗流槽、21-排水口、3-溢流口、4-植被土壤层、5-蓄水槽、6-过滤网、7-连接管、8-渗流管、9-导流管、10-锚杆、11-锚筋、12-塞头、13-升降杆、14-滑块、15-滑轨、16-转动螺杆、17-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未经江西水利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38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反光幼儿园用黑板
- 下一篇:一种车架焊接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