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03610.8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9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生;董照化;陈卫东;吴莹;余超;陈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沪江线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D02G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 地址: | 321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系列 锦纶 高弹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包括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外壁一侧设置有锦纶线机构,所述锦纶线机构包括线体,所述线体的一侧设置有弹力增强线,所述线体的材料为纱线,采用特种原料、特种设备或特种工艺对纤维或纱线进行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外观效应的纱线,所述弹力增强线的材料为高弹丝,是指用变形纤维织成的一种织物,高弹变形丝,伸缩性变形丝的一种,化学纤维长丝经过一次加热变形制成的螺旋圈形,弹性伸缩率较高。解决了现有的高弹线在使用时,由于弹性程度达不到理想的要求,不能适用于不同位置的使用,降低了使用范围,降低了使用人员的感受,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现有的高弹线在使用时,由于弹性程度达不到理想的要求,不能适用于不同位置的使用,降低了使用范围,降低了使用人员的感受,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具备弹力好、强力高等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锦纶线弹力较差强力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弹力好、强力高等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包括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外壁一侧设置有锦纶线机构。
优选的,所述锦纶线机构包括线体,所述线体的一侧设置有弹力增强线。
优选的,所述线体的材料为纱线。
优选的,所述弹力增强线的材料为高弹丝。
优选的,所述线体与弹力增强线通过相互缠绕的方式编织而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弹力增强线与线体,实现弹力好、强力高,线体的材料为纱线,弹力增强线的材料为高弹丝,是用变形纤维织成的一种织物,高弹变形丝,伸缩性变形丝的一种,化学纤维长丝经过一次加热变形制成的螺旋圈形,弹性伸缩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中锦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卷线筒;2、锦纶线机构;21、线体;22、弹力增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一种运动系列锦纶高弹线,包括卷线筒1,卷线筒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锦纶线机构2。
进一步地,锦纶线机构2包括线体21,线体21的一侧设置有弹力增强线 22。
进一步地,线体21的材料为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沪江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沪江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3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