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压降水管井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2384.1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蒋中强;陈熙;戴忠明;盛琦;邵小芬;韩志恒;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肖丛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水 管井 | ||
一种承压降水管井,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上管体、滤水管以及下管体,上管体的内部设置有抽水管和排水管,抽水管与外置的抽水设备连接;其技术要点为,使用空心的上管体,用于保护内部设置的抽水管和排水管,并在其表面焊接若干支杆,用于将整个管体装填在管井孔时,增大与夯填黏土的接触面积,确保整个管体安装后的稳定;使用内外滤网,起到双重过滤作用,同时外滤网对可拆卸使用的内滤网起到防护作用,内滤网与外滤网结合使用时,可增强整个滤网的强度;使用抽水泵和限位机构,整个限位机构利用弹性件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原理,确保整个管体可以装配不同规格的抽水泵,同时抽水泵与外接的抽水设备同时作业,可进一步提高抽水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承压降水管井。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因建筑功能调整,需要对原有的基础方案重新调整,由此也带来了原有承压降水管井进行技术改造和调整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对其现有承压降水管井在使用时为一体式结构,无法进行拆卸,同时也不便灵活改变整个管体的长度,在进行抽水作业时,仅仅依靠内部的抽水泵,无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承压降水管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压降水管井,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上管体、滤水管以及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内部设置有抽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抽水管与外置的抽水设备连接;
所述滤水管的表面焊接有外滤网,所述滤水管的内壁插入式设置有内滤网,且滤水管与上管体之间相互连通,并通过设置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下管体的底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沉沙管,所述下管体的内部安装有抽水泵,且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设置吸水管连接,所述下管体与滤水管之间相互连通,并通过设置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水管和排水管均贯穿设置在上管体的内部,且上管体的外壁均匀焊接有若干支杆,所述支杆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内滤网位于顶端的端头架设在外滤网顶端端头预设的凹槽内,用于连接所述上管体和滤水管的螺栓,同时也用于连接内外滤网,所述内滤网的外壁与外滤网的内壁紧贴。
优选的,所述沉沙管与下管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抽水泵的架板,且架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用于引沙的通槽,所述沉沙管底端的开口处封装有木塞。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的外壁与下管体的内壁不接触,所述吸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抽水泵的出水口和排水管进行螺旋封装。
优选的,所述下管体的内部设置用于固定抽水泵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两组卡件和两组弹性件,所述卡件为截面呈弧形的橡胶结构,且两组卡件对称分布在抽水泵的两侧,所述卡件与下管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弹性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压降水管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是使用空心的上管体,用于保护内部设置的抽水管和排水管,并在其表面焊接若干支杆,用于将整个管体装填在管井孔时,增大与夯填黏土的接触面积,确保整个管体安装后的稳定。
二是使用内外滤网,起到双重过滤作用,同时外滤网对可拆卸使用的内滤网起到防护作用,内滤网与外滤网结合使用时,可增强整个滤网的强度。
三是使用抽水泵和限位机构,整个限位机构利用弹性件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原理,确保整个管体可以装配不同规格的抽水泵,同时抽水泵与外接的抽水设备同时作业,可进一步提高抽水作业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2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用废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水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