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机械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00846.6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同庆;范红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铎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9/00 | 分类号: | H01R9/00;H01R9/24;H01R4/36;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效性 极强 机械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机械端子,包括端子总主体,所述端子总主体由控制主体端子和单组连接端子组成,所述单组连接端子的前端开设有强电线束穿接孔和弱电线束穿接孔,所述单组连接端子的上端面开设有防滑棱,所述单组连接端子中位于强电线束穿接孔的前端连接有线束锁紧螺栓,装置主体通过设置控制主体端子与单组连接端子组合形成端子总主体,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进行添增端子数目。内部控制中,通过控制主体端子电性连接单组连接端子内部的吸合控制线圈,并且通过控制主体端子中的故障指示灯以及运行指示灯能够时刻观测相应端子的工作状态,便于进行相应电路的维修,提高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机械端子。
背景技术
在大多的电器设备以及常见的电控箱中内部多数线束均通过端子进行电性固定连接。端子的类型涉及有多种,其中根据强电弱电进行分类,在使用类型上同样分为多种。市场中关于排列式的端子较多,大多排列式的端子结构简单,并且在安装时容易发生晃动,导致导线连接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同时在内部结构中,导线通过螺栓压紧作为固定方式,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烧毁端子,不能够及时的断开电路。同时在进行使用时端子的时效性较低,不能够在发生接触不良时及时的断开电路,电路连接点损耗较大。
为此,提出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机械端子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机械端子,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机械端子,包括端子总主体,所述端子总主体由控制主体端子和单组连接端子组成,所述单组连接端子的前端开设有强电线束穿接孔和弱电线束穿接孔,所述单组连接端子的上端面开设有防滑棱,所述单组连接端子中位于强电线束穿接孔的前端连接有线束锁紧螺栓,所述单组连接端子的一侧连接有拼接固定螺栓,所述控制主体端子和单组连接端子的下侧端固定连接有前端卡接扣和后端卡接端,所述控制主体端子的前端安装有故障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所述控制主体端子的两侧开设有拼接螺纹孔和状态控制连接端口,所述线束锁紧螺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导电板,所述弱电线束穿接孔的内部连接有旋钮锁紧螺栓,所述导电板的一侧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侧安装有吸合控制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子总主体由多组组控制主体端子和多组单组连接端子通过拼接固定螺栓并列连接组成,并且在数量上单组连接端子的数量是控制主体端子的六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强电线束穿接孔和弱电线束穿接孔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屏蔽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弱电线束穿接孔的孔径从外到内逐渐减小,所述旋钮锁紧螺栓的外侧开设有间隙条形状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合控制线圈通过导线穿接控制连接端口与控制主体端子电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故障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各组分别电性连接在单组连接端子内部的吸合控制线圈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束锁紧螺栓的下端固定连接电性压紧接触板,且电性压紧接触板的一端面开设有锥形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0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挡光码盘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水倒流的阀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