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CR的发票查验及预警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44252.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蜜;杨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4 | 分类号: | G06Q30/04;G06Q10/0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海蓉 |
| 地址: | 1001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cr 发票 查验 预警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CR的发票查验及预警系统及方法,属于发票风险校验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识别模块,预先生成发票全票面及全票种信息的数据库表,接收发票数据,对发票数据根据数据库表,使用OCR对发票数据进行识别,获取识别信息;存储模块,接收识别信息,针对识别信息建立数据库,将识别信息存储至数据库;预警模块,调用企业信息,针对企业信息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针对业务流程确定风险指标,调取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信息,以风险指标对识别信息进行校验,获取校验值,若校验值超出预设范围,确定识别信息为风险信息,并对风险信息发出预警。本发明针对于企业:进行了事前控制,理顺发票业务的流程,进行风险预警与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票风险校验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OCR的发票查验及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企业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申请号为201810429792.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当获取到企业所开具的发票时,读取各发票中的发票数据,进行模型分析,以及风险分析,其设计要点:基于借贷需求,只是对开票系统对开出的发票,进行指标分析、上下期对比分析以及风险分析。
2、《一种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申请号为201810367254.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其设计要点:开票系统的虚开分析,并结合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企业工商信息分析模块、企业银行交易信息分析模块、企业开票信息分析模块、分析结果展示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对企业收到的发票进行全票面信息分析,对企业形成成本、费用追溯到把控,并结合开出的发票进行综合分析,规范企业账务处理,提升企业对于发票管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OCR的发票查验及预警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预先生成发票全票面及全票种信息的数据库表,接收发票数据,对发票数据根据数据库表,使用OCR对发票数据进行识别,获取识别信息;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接收识别信息,针对识别信息建立数据库,将识别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调用企业信息,针对企业信息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针对业务流程确定风险指标,调取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信息,以风险指标对识别信息进行校验,获取校验值,若校验值超出预设范围,确定识别信息为风险信息,并对风险信息发出预警。
可选的,发票数据包括,增值税发票及非税发票。
可选的,发票数据若不能识别,使用录入的方式上传发票数据的票面信息。
可选的,预警模块,对目标地区内同行业企业的企业流程及发票数据进行收集,并对收集企业的企业信息及发票数据进行对比,获取风险指标,并针对风险指标建立指标池。
可选的,系统还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与企业的管理系统对接,获取企业财务、合同、凭证及档案数据的接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OCR的发票查验及预警方法,包括:
预先生成发票全票面及全票种信息的数据库表,接收发票数据,对发票数据根据数据库表,使用OCR对发票数据进行识别,获取识别信息;
接收识别信息,针对识别信息建立数据库,将识别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调用企业信息,针对企业信息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针对业务流程确定风险指标,调取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信息,以风险指标对识别信息进行校验,获取校验值,若校验值超出预设范围,确定识别信息为风险信息,并对风险信息发出预警。
可选的,发票数据包括,增值税发票及非税发票。
可选的,发票数据若不能识别,使用录入的方式上传发票数据的票面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4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理分发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控制方法、装置、集成灶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