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44250.0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秦应雄;昌思怡;葛佳琪;徐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27/28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平顶 圆光 光学系统 | ||
1.一种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螺旋相位板(2)、第一全反镜片(3)、第二全反镜片(4)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5);
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用于将高斯分布的入射激光束分离为水平偏振的P光束和垂直偏振的S光束;
所述螺旋相位板(2)和第一全反镜片(3)依次设置在所述S光束的光路上,所述螺旋相位板(2)用于将所述S光束转换为涡旋光束,所述第一全反镜片(3)用于将所述涡旋光束反射至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5);
所述第二全反镜片(4)位于所述P光束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P光束反射至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5);
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5)用于对所述P光束和涡旋光束进行叠加,以生成并输出类平顶圆光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光束和S光束经过相等距离的传输后到达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分之一波片(6)和第三偏振分光棱镜(7),所述二分之一波片(6)、第三偏振分光棱镜(7)和第二全反镜片(4)依次设置在所述P光束的光路上;通过旋转所述二分之一波片(6)调节所述P光束和涡旋光束的能量比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器(8),用于生成高斯分布的激光束,并对所述激光束进行准直后输出至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8)生成的激光束的波长以及功率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螺旋相位板(2)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5)均匹配。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更改所述螺旋相位板(2)的拓扑数来控制所述类平顶圆光斑的直径和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相位板(2)的拓扑数为1,所述P光束和涡旋光束的功率比例为0.66: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相位板(2)的拓扑数为2,所述P光束和涡旋光束的功率比例为0.37: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相位板(2)的拓扑数为3,所述P光束和涡旋光束的功率比例为0.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42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