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4206.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石浩;杨军;蒋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刘丰;高娇阳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包括上位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电缆转接装置,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驱动模块通过电缆转接装置和待测电缆连接;控制模块根据上位机的检测指令依次向驱动模块发送选通信号;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路和多个开关电路,驱动电路依次对多个开关电路发送接收来自控制模块选通信号,多个开关电路根据选通信号依次导通并将结果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结果信号反馈给上位机。本发明采用了单片机程控方式,上位机通过串口控制,通过译码器控制继电器的相对简单的电路形式,优化了多线路自动化电气检测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集成度电路技术的发展,在国防及民用领域越来越多的信号关系通过密集的电缆或者转接电路来连接,对电缆或者电路进行自动化电气检测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电缆(电路)自动化电气检测实际为自动化“查错”的电路,需要对待测电缆(电路)的各个端子之间是否存在“断路”、“断路”和“错接”的情况进行判断。
常规的做法是对待测电缆和电路的某一待测线路输入端口依次输入驱动信号,然后在所有输出端口全部检测。使用常规做法的无疑可以细致全面地给出检测结果,但是其缺点是在待测电缆的某一待测线路输入驱动信号后,不仅需要查询待测线路的输出口是否收到驱动信号,而且为了检测待测线路是否与电缆中其他线路存在“短路”“错接”等关系,需要对待测电缆全部输出口进行“遍历式”查询。
常规的“遍历式”自动化查询方法,需要占用大量数位资源和消耗检测时间,造成自动化检测成本升高、效率下降。
因而,需要研制一种在控制资源利用率更高,检测试剂更短的多线路自动化电气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包括上位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电缆转接装置,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驱动模块通过电缆转接装置和待测电缆连接;控制模块根据上位机的检测指令依次向驱动模块发送选通信号;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路和多个开关电路,驱动电路依次对多个开关电路发送接收来自控制模块选通信号,多个开关电路根据选通信号依次导通并将结果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结果信号反馈给上位机。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路和多个开关电路,驱动电路向开关电路发送选通信号;每个开关电路包括MOS管V3和双触点继电器J1,选通信号输入MOS管V3的G极,MOS管V3的G极连接电阻R3后接地GND,MOS管V3的S极与电容C1连接后连接电源VCC,MOS管V3的D极连接双触点继电器J1的1脚,双触点继电器J1的1脚和8脚分别连接反向二极管V1的两端,电源VCC通过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V2连接到双触点继电器J1的8脚,双触点继电器J1的3脚连接电阻R5连接电压VDD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双触点继电器J1的2脚和模拟地AGND,双触点继电器J1的4、6脚分别连接待测电缆的信号线N的端口1和端口2,结果信号POA和结果信号POB分别从双触点继电器J1的7、5脚输出到驱动电路,双触点继电器J1的8脚串联二极管V2后连接电压VCC;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连接电容C3;选通信号通过电容C2接地GND。
进一步地,驱动电路包括多个开关电路接口,每个开关电路接口与单个开关电路连接,选通信号和待测电缆端口通过开关电路接口与开关电路进行连接,驱动电路通过开关电路接口为开关电路供电;选通信号经过电阻R2后输入MOS管V3的G极,双触点继电器J1的8脚连接发光二极管V2后连接电源VCC,双触点继电器J1的8脚串联二极管V2和电阻R1后连接电压VCC;双触点继电器J1的2脚连接电阻R4后接模拟地AGND。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片机、四个4/16译码器、串口通讯器、非门,所述控制单片机通过串口通讯器与上位机软件进行通讯,所述通讯包括接收检测指令与反馈结果信号;所述控制单片机与4/16译码器连接,扩充I/O接口;所述4/16译码器与非门连接,对选通信号进行隔离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4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线盖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生成类平顶圆光斑的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