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强度高且便于安装的预制构造柱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3990.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志福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E04B2/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强度 便于 安装 预制 构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强度高且便于安装的预制构造柱,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左侧面卡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与箱体的右侧面搭接,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与转动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第一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第一螺纹帽的正面与第一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该连接强度高且便于安装的预制构造柱,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螺纹柱、第二螺纹柱、第二转轴、第一螺纹帽、第一固定板、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造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接强度高且便于安装的预制构造柱。
背景技术
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是砖混结构建筑中重要的砼构件。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在构造柱的安装中,通常都是施工人员利用现浇的方式将构造柱固定在墙体上,这种固定方式非常的麻烦,而且施工得不到保证,且施工成本高,给施工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强度高且便于安装的预制构造柱,解决了在构造柱的安装中,通常都是施工人员利用现浇的方式将构造柱固定在墙体上,这种固定方式非常的麻烦,而且施工得不到保证,且施工成本高,给施工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强度高且便于安装的预制构造柱,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左侧面卡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与箱体的右侧面搭接,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与转动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第一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所述第一螺纹帽的正面与第一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与第一滑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穿过通孔延伸至壳体内并与第一卡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块的上表面与第一卡槽内壁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壳体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底端与第二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的底端与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箱体内壁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所述第二螺纹帽的正面与第二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与第二滑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右侧面穿过通孔延伸至壳体内并与第二卡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块的上表面与第二卡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摇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的螺纹方向相反,且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拉结筋,且拉结筋的数量不少于十个。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无纺布层、抹灰层和网格布层,所述无纺布层位于网格布层的左侧面,所述网格布层位于抹灰层的左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为T型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为T型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志福,未经谢志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3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