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型助力臂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3722.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荣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王风平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型助力臂设备,包括吊挂装置,吊挂装置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控制盒、驱动装置和外管;所述外管内活动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下端长出内管的下端;所述内管的下端连接有外套,外套连接有夹具部分;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有支座,支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座折弯连接板,支座折弯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内管的下端;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按键,控制按键连接驱动装置。本发明采用气缸和内外管运动的方式,控制外套下的夹具部分的行程和起止点,保证装配的位置准确且唯一,操作过程只需要按下操作按键即可,大大减少员工劳动量,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大幅提升生产线的节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生产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T型助力臂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是由数百件薄板冲压散件通过装焊、铆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法拼接起来。汽车外覆盖件的分缝面差状态是决定车辆外观质量的首要因素。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车辆外观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车身的外覆盖件中,外覆盖件装配一直是困扰汽车企业的难题。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是人工装配方法。但是这种装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车身件的装配位置不精确,且装配的一致性差,也就造成了最终车辆外观的质量差,同时,还具有人工操作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T型助力臂设备,解决了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型助力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挂装置,吊挂装置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控制盒、驱动装置和外管;所述外管内活动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下端长出内管的下端;所述内管的下端连接有外套,外套连接有夹具部分;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有支座,支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座折弯连接板,支座折弯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内管的下端;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按键,控制按键连接驱动装置。
优化的方案,所述吊挂装置包括横向的顶端连接板,顶端连接板的下端面安装控制盒、驱动装置和外管。
优化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顶端连接板下端的气缸支架,气缸支架的下端固定有竖向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气缸连接头;所述支座的上部设置有U形架,U形架通过活动轴与气缸连接头活动连接。
优化的方案,所述内管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的滚针凸轮导向器,滚针凸轮导向器接触外管的内壁。
优化的方案,所述外管的下端对称安装有导轮支架,导轮支架上轴连接有导轮;导轮接触内管的外壁。
优化的方案,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安装有若干个导套,每一个导套内贯穿且滑动安装有一根导杆;所述内管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与导杆一一对应的导杆连接头,导杆连接头与导杆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气缸和内外管运动的方式,控制外套下的夹具部分的行程和起止点,保证装配的位置准确且唯一,操作过程只需要按下操作按键即可,大大减少员工劳动量,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大幅提升生产线的节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内外管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T型助力臂设备,包括吊挂装置,所述吊挂装置包括横向的顶端连接板1,顶端连接板1的下端面安装控制盒17、驱动装置和外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3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