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3619.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宁连才;陈琛;李如升;秦钟华;靳博;陈绪鑫;陈新华;张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 |
主分类号: | H01G9/26 | 分类号: | H01G9/26;H01G9/14;H01G9/08;H01G9/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容器、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本申请的叠层电容器包括:多个单体、一封装体、多个导电层、多个导电垫片、至少一个正极引线和至少一个负极引线,任一单体均包括单体正极端、单体负极端和隔离胶线,多个单体电性连接形成芯子组;一个导电层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单体负极端之间;一个导电垫片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单体正极端之间;一个正极引线通过导电垫片和芯子组的正极电性连接;一个负极引线通过导电层和芯子组的负极电性连接;故本申请通过设置导电垫片和导电层,从而可以令任两个相邻的单体连接牢固,提高了制备大尺寸叠层电容器的成品率,提高了大尺寸叠层电容器的容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容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容器、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叠层固态铝电解电容器是以具有高电导率的导电聚合物材料作为固体电解质的新型片式电子元件产品。常规叠层铝电容器尺寸为7.3mm×4.3mm×1.9mm、7.3mm×4.3mm×2.8mm、7.3mm×4.3mm×4.3mm。大尺寸的叠层电容器因制造困难,被限制了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现有技术在制备大尺寸的叠层电容器时,存在如下问题:
(1)相邻两个单体连接不牢固,且当单体层数过多大于12层时,由于相邻两个单体连接不牢固,在用户使用或试验过程中会出现阳极松动引起的容量减小、损耗增大、ESR增大等现象。
(2)环氧树脂模压封装无法实现对大尺寸超薄芯子或芯子组进行封装。
(3)环氧树脂塑封模压封装无法实现全密封。
(4)无法实现对异形叠层电容器制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层电容器,其能够制造最大面积的表面面积大于31.39mm2的叠层电容器。
本申请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叠层电容器,其相邻两个单体连接较为牢固。
本申请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叠层电容器,其封装效果较好。
本申请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其能够制造最大面积的表面面积大于31.39mm2的电容器。
本申请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叠层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制造最大面积的表面面积大于31.39mm2的叠层电容器,且相邻两个单体连接较为牢固,封装效果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叠层电容器,包括:多个单体、一封装体、多个导电层、多个导电垫片、至少一个正极引线和至少一个负极引线,任一单体均包括单体正极端、单体负极端和位于单体正极端和单体负极端之间的隔离胶线,多个单体电性连接形成芯子组;一个导电层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单体负极端之间;一个导电垫片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单体正极端之间;一个正极引线通过导电垫片和芯子组的正极电性连接;一个负极引线通过导电层和芯子组的负极电性连接;其中,封装体的最大表面的面积大于31.39mm2。
于一实施例中,叠层电容器还包括:多个极耳,极耳与封装体连接,且多个极耳分别与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电性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导电垫片为由熔点范围为300-1200℃的导电材料制成。
于一实施例中,单体正极端的材质包括金属;导电垫片的材质与单体正极端的材质相同,或者导电垫片的材质包括选自单体正极端的材质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的合金。
于一实施例中,单体正极端的材质包括铝,导电垫片的材质包括铝或者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3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钽电容测量工装
- 下一篇:投影设备及其光学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