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型胶与聚烯烃基材可共造粒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及保护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3024.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潘成诚;汪洋;谢璐生;雷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7/24;C09J187/00;C08F220/18;C08G6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唯思而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3 | 代理人: | 李婧宇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烯烃 基材 可共造粒型 保护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型胶与聚烯烃基材可共造粒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及保护膜,包括制备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配制催化剂与二甲苯混合溶液、二者混合并以己内酯为原料,制得改性的聚己内酯高分子,该改性的聚己内酯高分子又与聚(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合成改善型胶与聚烯烃基材可共造粒型型敏胶黏剂,并配制该胶黏剂的涂布液,经过涂布得到所述保护膜。本发明制备的压敏胶黏剂及保护膜粘结性能优秀;并且所述保护膜在使用完毕后,通过直接挤出造粒即可得到可重复再利用的新型塑料粒子,便于后续的再利用;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和传统的保护膜制备工艺沿承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黏剂品领域,尤其是一种改善型胶与聚烯烃基材可共造粒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及保护膜。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电子、电镀、材料加工等领域使用的保护膜是通过将压敏胶黏剂涂布在一定表面自由能的基材上再经过干燥固化及防粘处理得到的,所采用的压敏胶黏剂一般由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橡胶类、聚氨酯类等组成,这些原料均为不溶不熔的高分子,很难通过溶解等手段将其从基材上除去。利用这些原料作黏剂层的保护膜在使用完毕后,通常废弃处理,其基材无法回收利用,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然而现有的保护膜的处理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成本高、局限性大、存在安全隐患、处理不彻底的缺点。其中有一种处理方法为混合造粒回收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将保护膜切碎,在熔融状态下用共挤出法将含有压敏胶黏剂涂层的保护膜造粒,制得具有一定物理性能的塑料粒子以回收利用。由于保护膜基材及压敏胶黏剂化学成分的原因,只能对采用聚烯烃基材并涂布聚烯烃类胶黏剂的保护膜进行共挤出造粒,胶黏剂的可选择范围太窄。
聚烯烃基材保护膜是包括PE、BOPP、CPP等在内的一大类以聚烯烃高分子薄膜为基材的压敏塑料制品,是目前保护膜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作为领域内常用的胶黏剂,同样具有多方面的优异性能,但两者的相容性因分子结构、化学组成等原因,难以达到共同造粒回收的要求。
PCL是一种线性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和各类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等特点,故此PCL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既可以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压敏高分子有效相容、又可以和聚烯烃高分子有效相容的物理性增溶材料,故此使用改性PCL无疑能为解决聚烯烃及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压敏高分子材料的共同挤出造粒提供了解决办法。但PCL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压敏高分子因为化学结构及分子表面能等的差异,也容易造成涂布出的保护膜粘性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需要解决PCL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压敏高分子的相容性稳定性问题,从而解决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压敏高分子和聚烯烃基材共挤出造粒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善型胶与聚烯烃基材可共造粒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及保护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型胶与聚烯烃基材可共造粒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的制备:
A1.将(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得到单体混合液;
A2.将第一引发剂加入二甲苯中,搅拌,静置60~80min,待溶液分层并澄清透明后,除去其中分层出的水分及杂质,得到第一引发剂溶液;将第一引发剂加入二甲苯中,搅拌,静置60~80min,待溶液分层并澄清透明后,除去其中分层出的水分及杂质,得到第二引发剂溶液;将第一引发剂加入二甲苯中,搅拌,静置60~80min,待溶液分层并澄清透明后,除去其中分层出的水分及杂质,得到第三引发剂溶液;
A3.将步骤A1得到的单体混合液总重量的75%~80%的与步骤A2制得的全部的第二引发剂溶液混合,得到单体滴加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3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