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摄像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42366.0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8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德;黄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3/50 | 分类号: | H04N23/50;H04N23/57;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 地址: | 5238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摄像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摄像模组,属于通信设备领域,摄像模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射反射件和多个感光芯片,感光芯片均为拜耳阵列传感器,各感光芯片均包括多个呈行列排布的像素区,各像素区均包括四个子像素区,多个感光芯片包括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均通过第一透射反射件与第一透镜配合;自第一透镜入射的光线在第一感光芯片的第一子像素区内形成第一图像,且在第二感光芯片的第二子像素区内形成第二图像,第一图像和的第二图像的内容相同,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在同一像素区内的等效子像素区为该像素区中的任意两个子像素区。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摄像模组能够提升成像清晰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作用,且电子设备通常均配设有摄像模组,以便于用户进行拍摄工作。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子设备通常具有至少一种较为突出的性能,以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形成差异,提升电子设备的市场竞争力。例如,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刷新率,使其具有较高的显示性能;或者,电子设备具有双扬声器,视听效果较好;再比如,电子设备的拍摄性能较强。其中,针对电子设备的拍摄性能而言,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提升摄像模组的性能。
以成像清晰度为例,在感光芯片的尺寸固定时,增加像素数量会造成摄像模组的感光能力下降,对成像结果亦有不利影响,因此,业界通常采用单帧插值和多帧合成的方式来提升清晰度。但是,采用单帧插值的方式形成图像的过程中,因真实感光像素并未增多,导致清晰度的提升效果有限,而且在某些场景下还容易出现插值错误的情况;采用多帧合成的方式形成图像的过程中,控制像素位移的难度巨大,所合成的图像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摄像模组,能够提升成像清晰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射反射件和多个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均为拜耳阵列传感器,各所述感光芯片均包括多个呈行列排布的像素区,各所述像素区均包括四个子像素区,多个所述感光芯片包括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所述第一感光芯片和所述第二感光芯片均通过所述第一透射反射件与所述第一透镜配合;
自所述第一透镜入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感光芯片的第一子像素区内形成第一图像,且在所述第二感光芯片的第二子像素区内形成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的第二图像的内容相同,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在同一所述像素区内的等效子像素区为该像素区中的任意两个所述子像素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摄像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能够通过第一透射反射件与第一透镜配合,从而使经第一透镜入射的光线能够同时投射在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上,形成于第一感光芯片的第一子像素区内的第一图像和形成于第二感光芯片的第二子像素区的第二图像的内容相同。并且,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在同一像素区内的等效子像素区为该像素区中的任意两个,使得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对入射光线的滤波处理结果不同,进而,借助预设算法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可以增加形成的合成图像上每个滤波通道的真实感光像素,进而提升图像的分辨率,使照片的呈现效果较好,提升最终图像画质水平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中感光芯片的像素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2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操作安全控制装置和射频主机
- 下一篇:一种热交换膜的制造工艺及其制造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