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员检测方法、装置、设备、车辆、介质及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1812.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何裕康;梁冠华;毛宁元;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刘芳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员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车辆 介质 产品 | ||
1.一种驾驶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运营车辆的驾驶区域的影像信息;
基于所述影像信息检测所述运营车辆的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运营车辆的驾驶员排班信息确定所述运营车辆的目标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在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对所述运营车辆进行第一安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信息、身高信息、体型信息、身份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影像信息检测所述运营车辆的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包括:
响应于根据所述驾驶区域的影像信息检测到人员进入所述驾驶区域,基于所述影像信息,从进入所述驾驶区域的人员确定出所述运营车辆的当前驾驶员;
基于所述影像信息对所述当前驾驶员进行身份识别,得到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影像信息,从进入所述驾驶区域的人员确定出所述运营车辆的当前驾驶员,包括:
基于所述影像信息对进入所述驾驶区域的人员的位置和/或动作进行检测;
根据所述位置和/或动作检测结果,确定与驾驶座位之间满足预设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人员、或者执行预定的车辆启动操作的人员为所述运营车辆的当前驾驶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运营车辆进行第一安全控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所述运营车辆内的报警设备发出第一报警信息;
向管理平台端设备发出第二报警信息,所述第二报警信息用于对非当班驾驶员驾驶车辆进行告警;
生成所述运营车辆的异常驾驶员值班事件记录;
向所述当前驾驶员和/或所述目标驾驶员的驾驶档案中添加异常事件记录;
拦截所述运营车辆对所述当前驾驶员的操作的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驾驶区域的影像信息中提取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影像信息;
将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影像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与预设的注册驾驶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
在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与各预设的注册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运营车辆进行第二安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运营车辆进行第二安全控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所述运营车辆内的报警设备发出第三报警信息;
向管理平台端设备发出第四报警信息,所述第四报警信息用于对非注册驾驶员驾驶车辆进行告警;
拦截所述运营车辆对所述当前驾驶员的操作的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营车辆的驾驶员排班信息确定所述运营车辆的目标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包括:
接收管理平台端设备发送的排班调整信息,基于所述排班调整信息和所述驾驶员排班信息得到调整后的驾驶员排班信息;
基于所述调整后的驾驶员排班信息确定所述运营车辆的目标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驾驶员的操作对为所述运营车辆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8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