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因序列的存储和还原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41634.7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7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丘佳倩;阮好姬;李钟文;蓝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B30/00 | 分类号: | G16B3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国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1 | 代理人: | 葛红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序列 存储 还原 方法 计算机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序列的存储和还原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基因序列的存储和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上传基因序列,并设定还原密码;S2、将设定了所述还原密码的所述基因序列存储为图片格式的基因图片,并在存储过程中添加定位码;S3、上传所述基因图片,并从所述基因图片中查找所述定位码,以确定所述基因图片所记载的基因序列的起始位置及读取方向;S4、输入密码,并判断所述密码与所述还原密码是否匹配;S5、当所述密码与所述还原密码匹配时,将所述基因图片还原为所述基因序列。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因序列的存储和还原方法,可以有效缩减基因图片在还原为基因序列时的试错时间,提高基因序列还原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传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因序列的存储和还原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通过计算机存储与传输基因序列的方法已是极为常见,用户可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方式,将存有大量基因序列的文件传输到另一用户计算机中,方便且快捷。
但是目前的传输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基因序列一般短则包含几万个碱基,长则包含几百万甚至上亿个碱基。传统的保存方法占用内存大,上传速度慢;2、传输方式是从计算机到计算机,中间经过第三方平台,信息易被截获,信息安全不被保障。
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将基因序列通过算法转换为图片存储,需要时再上传图片进行还原与校验的方法,但是图片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有可能会改变其方向,导致在对图片进行还原时,无法从图中判别出应当识别的基因序列的第一个像素的位置和读取的方向,导致多次还原失败,失败率高,而用户很难得知失败原因是在于图片质量还是图片识别的方向,造成还原过程中试错时间较长,不利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因序列的存储和还原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可以有效缩减基因图片在还原为基因序列时的试错时间,提高基因序列还原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基因序列的存储和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上传基因序列,并设定还原密码;S2、将设定了所述还原密码的所述基因序列存储为图片格式的基因图片,并在存储过程中添加定位码;S3、上传所述基因图片,并从所述基因图片中查找所述定位码,以确定所述基因图片所记载的基因序列的起始位置及读取方向;S4、输入密码,并判断所述密码与所述还原密码是否匹配;S5、当所述密码与所述还原密码匹配时,将所述基因图片还原为所述基因序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因序列的存储和还原方法,在对基因序列进行存储时,通过将其转换成图片格式进行存储,可以大幅减少数据存储占用的空间,提高基因序列传输的速度;在基因序列转换成图片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加密,同时设定定位码,在有效提高信息安全性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将基因图片还原为基因序列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的首个像素点和读取方向,防止用户在上传基因图片时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基因图片方向不正而导致的还原失败率高的问题,有效缩减基因图片在还原为基因序列时的试错时间,提高基因序列还原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包括:S21、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还原密码,并将所述还原密码转换为RGB格式序列作为密码码;S22、将所述基因序列转换为RGB格式序列作为本体码;S23、将所述基因序列通过检验算法计算得到检验码,再将所述检验码转换为RGB格式序列作为校验码;S24、使用两个黑色像素点和两个随机像素点作为定位码;S25、将所述定位码、所述密码码、所述本体码和所述校验码组合,转为像素点生成所述基因图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2包括:S221、将碱基中的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分别赋予代码0,1,2,3转为四进制,再转为十进制;S222、将三个连续的密码子转换为一个像素,得到所述本体码,其中不足三个密码子的部分用最大RGB数值补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蜡烛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