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隔热钢化玻璃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41571.5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武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亚鼎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C03C4/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王子瑜 |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隔热 钢化玻璃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隔热钢化玻璃,具体涉及汽车与安全玻璃生产领域,包括3~5mm本体着色钢化玻璃,在钢化玻璃上涂布的隔热涂层。本发明使汽车钢化玻璃的隔热性能提升。涂层中加入吸收太阳光近红外线的粒子、紫外吸收剂、蓝光吸收剂、颜料等,使隔热涂层不仅吸收了太阳辐照中的大部分热能,而且防太阳中有害射线的辐射和调整玻璃颜色,满足外观和隐私要求。涂层中吸收太阳光近红外线的吸热粒子,吸收的红外线同时也提高了涂层温度,使热致变色粒子易达到相变温度,增加对太阳光近红外线的反射率,使玻璃热平衡温度降低,二次传热相对降低,对太阳光近红外线的阻隔率更高。热致变色粒子低温时不起作用,冬季可增加太阳辐照,利于新能源汽车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与安全玻璃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隔热钢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玻璃为满足节能、舒适、安全、隐私要求,正在促发新一代的功能性玻璃取代传统汽车玻璃进程,由于新型汽车玻璃性能明显优于玻璃贴膜,因此也有取代汽车玻璃贴膜的趋势。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隔热钢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助推汽车玻璃的更新换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隔热钢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可使汽车钢化玻璃的隔热性能大幅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隔热钢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片3~5mm本体着色钢化玻璃,以及在所述钢化玻璃上涂布的隔热涂层,通过湿法涂布热固化工艺制成。
进一步的,本体着色钢化玻璃是指在玻璃原料中加入有吸热性能的着色剂而制成的有色浮法玻璃,经玻璃钢化工艺制成,并具有20%~80%的可见光透射比。
进一步的,隔热涂层中含有粒径为纳米级的隔热粒子、热致变色粒子、紫外吸收剂、蓝光吸收剂和颜料。
进一步的,隔热涂层含有可吸收太阳光中近红外线的隔热粒子,包括但不限于铯钨青铜纳米化合物,添加比例为隔热涂层的10~30wt%。
进一步的,隔热涂层含有热致变色纳米粒子,热致变色纳米粒子为粒径60~120nm的纳米级二氧化钒掺杂粉体。
进一步的,热致变色纳米粒子为钨掺杂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相变温度为40~50℃,加入量为隔热涂层的0.1~1wt%。
进一步的,隔热涂层含有纳米级的有机或无机颜料、紫外吸收剂、蓝光吸收剂、有机硅树脂,以及涂布工艺所要求的溶剂、助剂和流平剂。
进一步的,涂层中颜料的粒径为60~100nm,加入量根据可见光透射比的要求而定,可见光透射比的范围在10%~75%。
进一步的,隔热涂层所含有的蓝光吸收剂,其吸收光谱为400~450nm、粒径为60~100nm,加入量为隔热涂层的0.1~1wt%。
进一步的,隔热涂层所含有的紫外吸收剂,其吸收光谱为280~400nm、粒径为60~100nm,加入量隔热涂层的0.1~1wt%。
进一步的,本体着色钢化玻璃为平板玻璃或曲面玻璃。
进一步的,上述隔热钢化玻璃采用湿法低压喷枪喷涂隔热涂层,并经热固化制成隔热涂层。所述的低压喷枪为低压喷枪、无气喷枪或混气喷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亚鼎光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亚鼎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5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漱液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