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1331.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思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掇***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子锁 防盗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子锁模块、控制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声音处理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及数据库模块;所述声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门体附近的声音信号;声音处理模块用于将声音信号与数据库模块中用户的声音信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向图像获取模块发送启动信号;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收到启动信号后,获取红外热扫描图像,并将红外热扫描图像与数据库模块中用户的红外热扫描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向控制模块发送使能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使能信号后,向电子锁模块发送开启信号;电子锁模块在收到开启信号后解锁门体。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提高了智能电子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智能安防、居住安全等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一般家庭和公司使用的机械门锁仍然是主流产品,无论是简单结构还是复杂结构,盗窃者总是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打开门锁,让人防不胜防。于是便出现了电子密码锁,尤其是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传统的机械门锁,克服了机械门锁安全性能差。
在传统电子密码锁中数字密码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广泛应用于某些家庭、旅馆或者办公写字楼中,开启数字密码锁时用的是用户设置的多位数字。但是随着电子密码锁的不断应用,人们发现在用户设置或者输入数字密码时,容易造成密码泄漏。
取代电子密码锁是人脸锁或者指纹锁,但是指纹识别技术使用指纹时都会在指纹采集头上留下用户的指纹印痕,而这些指纹痕迹是可以复制的,同样,人脸也是可以通过照片或者其他立体人脸进行复制和仿造。现有这些智能电子锁可靠性不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智能电子锁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包括电子锁模块、控制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声音处理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及数据库模块;
所述声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门体附近的声音信号;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声音信号及用户的红外热扫描图像;
所述声音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声音信号与数据库模块中用户的声音信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向图像获取模块发送启动信号;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收到启动信号后,获取红外热扫描图像,并将所述红外热扫描图像与数据库模块中用户的红外热扫描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向控制模块发送使能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使能信号后,向电子锁模块发送开启信号;所述电子锁模块在收到开启信号后解锁门体。
进一步地,所述声音处理模块将所述声音信号与数据库模块中用户的声音信号进行匹配,具体包括:
所述声音处理模块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与数据库模块中用户的声音信号对应的电信号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还包括移动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用于向控制模块发送解锁或者锁住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解锁或者锁住信号后,控制电子锁模块解锁或者锁住门体。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还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用于给移动通信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提供局域网。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锁防盗系统还包括距离探测模块及报警装置,当所述声音信号与数据库模块中用户的声音信号匹配失败或者所述红外热扫描图像与数据库模块中用户的红外热扫描图像匹配失败时,距离探测模块启动,所述距离探测模块用于获取人体与电子锁模块的距离,若人体与电子锁模块的距离小于预设值,则所述距离探测模块向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装置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思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荆门市思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