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湿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40801.6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秦名家;彭燕辉;罗巧玲;彭婷婷;吴洪庆;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氏(惠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37;A61K8/36;A61K8/891;A61K8/31;A61K8/34;A61K8/49;A61K8/67;A61K8/44;A61K8/86;A61Q19/00;A61Q19/08;A61Q1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秋弟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湿 精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保湿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湿精华乳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皮肤调理剂2.5~7.3%及保湿剂4~8.5%;其中,皮肤调理剂包括小分子透明质酸钠、活性成分A、尿囊素、甜菜碱、生育酚乙酸酯、红没药醇及烟酰胺,活性成分A包括大分子透明质酸钠;保湿剂包括甘油、丁二醇及乙基己基甘油。该保湿精华乳主要针对35~55岁的衰老肌肤,可起到显著的瞬时补水保湿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湿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以及受各种环境影响,皮肤经常干燥、暗淡无光泽,化妆品日渐成为日用品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由于保湿精华乳具有营养成分含量高、对皮肤刺激小、能调节肌肤细胞活性等特点,更是被广大女性视为皮肤基础护理的必需品。但是,保湿精华乳的活性成分较高,质地浓稠,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皮肤状况不同,对于35~55岁女性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大,皮肤对保湿精华乳的吸收效果变得越来越不好,不仅无法起到很好的瞬时补水保湿的效果,还容易引起闷痘或脂肪粒。
中国专利CN109939055A公开了一种持续性抗氧化美容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水、丁二醇、β-葡聚糖、抗坏血酸、甜菜碱、海藻糖、酵母发酵产物滤液、烟酰胺、丹参提取物、泛醇、己二醇、辛酰羟肟酸、根皮素、透明质酸钠、谷胱甘肽、γ-聚谷氨酸钠、甘露糖醇、角鲨烷、氢化卵磷脂、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生育酚、阿魏酸。该组合物主要是针对20~35岁的年轻肌肤研发的,对于年轻肌肤具有一定的美白、抗皱及保湿功效,但是对于35~55岁的衰老皮肤,其瞬时补水保湿的功效却不明显。
中国专利CN111973521A公开了一种保湿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湿修护霜包含以下组分:皮肤调理剂、润肤剂、保湿剂、表面活性剂、赋形剂、pH调节剂、β-葡聚糖、生物糖胶-1、仙桃仙人掌茎提取物。该保湿修护霜也是针对20~35岁的年轻肌肤研发的,对于年轻肌肤能起到长效保湿、镇静舒缓的功能,但是对于35~55岁的衰老皮肤,其瞬时补水保湿的功效却不明显。
因此,研发一款针对35~55岁衰老皮肤的保湿精华乳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提供一种保湿精华乳,主要针对35~55岁的衰老肌肤,可起到显著的瞬时补水保湿的功效;另一方面提供上述保湿精华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湿精华乳,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皮肤调理剂2.5~7.3%、保湿剂4~8.5%及润肤剂8~18%;
其中,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小分子透明质酸钠、活性成分A、尿囊素、甜菜碱、生育酚乙酸酯、红没药醇及烟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至少包括大分子透明质酸钠;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丁二醇及乙基己基甘油其中至少一种;所述润肤剂包括润肤成分A、聚二甲基硅氧烷及矿油,所述润肤成分A包括C12-15醇苯甲酸酯及C12-15醇其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小分子透明质酸钠0.03~0.07份、活性成分A0.03~0.07份、尿囊素0.1~0.3份、甜菜碱1~3份、生育酚乙酸酯0.3~0.7份、红没药醇0.05~0.15份及烟酰胺1~3份。
优选地,所述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50万~80万,所述大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30万~150万。
优选地,所述保湿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甘油2~4份、丁二醇2~4份及乙基己基甘油0.1~0.3份。
优选地,所述润肤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润肤成分A3~7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4份及矿油3~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氏(惠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彭氏(惠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