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焊剂及其制备方法,器件及焊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40655.7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朝城;张安平;陈昭铭;殷鸿杰;刘鸣然;罗惠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K35/363 | 分类号: | B23K35/363;B23K1/00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秉丽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焊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器件 焊接 | ||
1.一种纳米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剂、纳米碳化钼、纳米铜粉和溶剂,所述保护剂包裹在所述纳米铜粉的表面形成保护剂层,所述纳米碳化钼镶嵌在所述纳米铜粉的保护剂层上,所述保护剂用于保护所述纳米铜粉不被氧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钼为β-碳化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焊剂,其特征在于,纳米铜粉的粒径为20nm~100nm;和/或,所述碳化钼的粒径为2nm~4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钼与所述铜粉的质量比为1:(9~4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的表面不含有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钠、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磺酸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乙醇、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丙三醇、丙酮、苯、甲苯、二甲苯、松油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1:(1~30)。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保护剂、所述纳米碳化钼、所述溶剂混合得到抗氧化分散液;
将纳米铜粉与所述抗氧化分散液混合得到铜碳化钼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粉与所述抗氧化分散液混合之前,包括将所述纳米铜粉表面的氧化物去除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粉与所述抗氧化分散液的混合方式为超声混合;所述超声混合之后对所述铜碳化钼混合物进行真空脱泡。
12.一种电子封装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芯片,所述基板和芯片之间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焊剂和粘结剂的混合物进行焊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封装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镀银DCB基板。
14.一种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焊剂和粘结剂的混合物施加在基板与芯片之间,进行预烧结,预烧结温度65℃~180℃,预烧结时间5s~120s;
预烧结结束之后立即升温至二次烧结温度进行二次烧结,所述二次烧结温度为250℃~320℃,二次烧结时间为5min~30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烧结的辅助压力为2 Mpa ~5Mpa;所述二次烧结的辅助压力为5 Mpa ~15Mpa。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焊剂和粘结剂的混合物的施加厚度为20um~4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未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6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