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车驾驶员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40639.8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基;宫永玉;代尚猛;谢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45;G06Q10/0631;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驾驶员 身份 识别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车驾驶员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云端调度模块,用于根据身份认证控制器发送过来的标识信息确定车辆标识,将车辆标识以及验证信息发送到身份认证控制器,对车辆标识以及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验证信息发送到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用于采集车辆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将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发送到身份认证控制器;身份认证控制器,用于对云端调度模块发送过来的验证信息以及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验证信息进行对比,若相同,则驾驶人员的身份认证成功,将整车激活指令发送到整车控制单元。根据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对公交车辆的驾驶管控,同时利用驾驶员的手机进行生物识别,降低了系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员身份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交车驾驶员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城市公交运营中,公交公司会根据驾驶人员的数量以及运营路线等信息,制定驾驶人员排班表,每个驾驶人员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会驾驶不同的公交车辆,每个公交车辆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对应一位唯一的驾驶人员,因此,如何验证每辆公交车的每个驾驶人员身份,提高对公交车辆的驾驶管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有的驾驶人员通过IC卡进行打卡识别,但是此方法只对IC卡合法性做判断,并不能监管持卡人员的身份;有的在车辆中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识别驾驶人员身份信息,但是该方法普遍造价高,不适用大范围安装,并且未与整车系统进行联动,一般只起到报警作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驾驶员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驾驶员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云端调度模块,用于根据身份认证控制器发送过来的标识信息确定车辆标识,将车辆标识以及验证信息发送到身份认证控制器,对车辆标识以及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验证信息发送到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用于采集车辆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到云端调度模块,以及将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发送到身份认证控制器;
身份认证控制器,用于对云端调度模块发送过来的验证信息以及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验证信息进行对比,若相同,则驾驶人员的身份认证成功,将整车激活指令发送到整车控制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整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整车激活指令起动车辆。
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认证控制器包括CAN通讯模块、4G/5G模块、蓝牙模块、MCU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认证控制器通过4G/5G模块与云端调度模块相连,用于向云端调度模块发送标识信息,接收云端调度模块发送过来的车辆标识以及验证信息;
身份认证控制器通过蓝牙模块与智能终端相连,用于将接收到的车辆标识发送到智能终端,以及接收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验证信息;
身份认证控制器通过CAN通讯模块与整车控制单元相连,用于将整车激活指令发送到整车控制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接收到身份认证控制器发送过来的车辆标识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以及车辆标识发送到云端调度模块。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驾驶员的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云端调度模块获取身份认证控制器发送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确定车辆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