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差速轮驱动型AGV的循迹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40551.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南;明瑞浩;李鸿向;李宗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差速轮 驱动 agv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双差速轮驱动型AGV的循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前、后差速轮组中心连线,以连线线段的中点O为原点建立AGV的局部坐标系OXY,X轴与中心连线平行,正方向指向AGV车头的方向,Y轴与中心连线垂直并指向外侧;
步骤2,基于局部坐标系OXY和差速轮组的转角传感器反馈的偏转角度计算AGV的瞬时转向中心坐标;
步骤3,根据瞬时转向中心坐标计算前、后差速轮组和AGV的转向半径;
步骤4,根据设定的AGV的期望行驶速度和AGV的转向半径计算AGV的角速度;
步骤5,根据AGV的角速度和前、后差速轮组的转向半径计算前、后差速轮组车轮的参考速度;
步骤6,通过纠偏控制策略计算前、后差速轮组车轮的纠错速度差;所述纠偏控制策略采用比例控制函数或比例积分控制函数;前差速轮组的纠错速度差ΔvF=f(d1),后差速轮组的纠错速度差ΔvB=f(d2),其中,f(x)=kPx+kI∫xdt,kp为比例系数,kI为积分系数,d1为前差速轮组的导航传感器与导引路径的相对位置,d2为后差速轮组的导航传感器与导引路径的相对位置;
步骤7,根据参考速度和纠错速度差计算前、后差速轮组车轮的控制目标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差速轮驱动型AGV的循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AGV的瞬时转向中心坐标(xs,ys)为:
其中:α1为前差速轮组的偏转角度,α2为后差速轮组的偏转角度,L为前、后差速轮组中心连线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差速轮驱动型AGV的循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前、后差速轮组和AGV的转向半径为:
其中:R为AGV的转向半径,RF为前差速轮组的转向半径,RB为后差速轮组的转向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差速轮驱动型AGV的循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AGV的角速度ω=vc/R,vc为AGV的期望行驶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差速轮驱动型AGV的循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计算前、后差速轮组车轮的参考速度具体为:如果α1==α2,则令前、后差速轮所有车轮的参考速度均等于AGV的期望行驶速度,即否则:
其中:s=sgn(α1-α2),sgn为符号函数,和分别为前差速轮组左侧和右侧车轮的参考速度,和分别为后差速轮组左侧和右侧车轮的参考速度,W为差速轮组左侧和右侧车轮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差速轮驱动型AGV的循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控制目标速度为:
其中:v1和v2分别为前差速轮组左侧和右侧车轮的控制目标速度,v3和v4分别为后差速轮组左侧和右侧车轮的控制目标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5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