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物调节剂的污水综合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9990.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业翔;覃楠钧;徐荣乐;宋晓薇;刘凯;韦士程;吴镇;周良洁;田媛;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1/121;C02F11/15;C02F11/02;C12N1/20;C12R1/38;C12R1/01;C02F3/34;C02F1/00;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002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调节剂 污水 综合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生物调节剂的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先把市政污水依次经过粗格栅、细格栅过滤杂质,然后流入初沉池中进行沉淀,经过泥水分离后,所得污泥备用,将所得上清液流入序批池中;
(2)在序批池中先经以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投入池中 ,并以搅拌速度为20-30r/min进行搅拌20~30min;然后曝气30~40min,最后静置沉淀50~60min,进行泥水分离后,所得污泥、上清液备用;
(3)将步骤(1)、(2)沉淀后得到污泥混合,放于混凝池中,并加入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0~1.5mg/L,搅拌均匀后静置25~30min,然后将絮凝后的泥浆以流速2.5~3.0m/s通过磁化装置进入静置池中静置25~30min;
(4)在把步骤(3)静置后的泥浆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即可排除污泥,产生污水与步骤(2)的上清液混合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操作后,进行臭氧脱色即可排出;
所述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是:
(1)以初沉池所得污泥作为介质采集出假单胞菌备用;
(2)制备培养基:将100份污泥用蒸馏水洗净,再向其中加入1~2份葡萄糖、4~6份糊精、5~10份花生麸、3~5份菌菇粉,并粉碎搅拌均匀,再将上述混合物放于超声波环境中处理10±2min,然后静置3~5h,调节pH为7~8,灭菌即可;
(3)在培养基中加入步骤(1)中采集到的假单胞菌,于温度25±2℃、转速150±5r/min下摇床培养24~48h,培养至产生絮状沉淀时,说明菌种生长良好,即可筛选出良好的芽孢杆菌备用;
(4)扩大培养:无菌操作条件下,向灭过菌的培养基中加入步骤(3)筛选出来的假单胞菌,于温度25±2℃、静置扩大培养30~48h;
(5)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蒂莫内马赛菌和水按照质量比1-3:1-2:1000配成混合菌液,再将混合菌液与扩大培养后的假单胞菌混合放入培养基中,控制温度25±2℃,再次培育24~30h,即得到微生物絮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生物调节剂的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在每升上清液中的投入量为1~2mg,所述聚合氯化铝在每升上清液中的投入量为1~2m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生物调节剂的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至粒径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生物调节剂的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处理是在频率为40±5k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生物调节剂的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的静置温度为3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生物调节剂的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除污水的指标符合一级A标准,其COD低于45mg/L、BOD低于9mg/L;排除污泥含水量达到5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9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