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疫印迹仪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9404.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鹏;鲍良伟;夏钢;查银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乐进(绍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2;G01N35/04;G01N35/10;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保迪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疫 印迹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疫印迹仪及控制方法,涉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领域技术领域,包括印迹仪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印迹仪本体上的控制装置、孵育装置和加吸液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免疫印迹膜孵育环境温度的温控装置,通过在免疫印迹仪中设置控制免疫印迹膜与试剂反应环境温度的控温装置,使得免疫印迹膜能够在相同且设定的环境条件中与试剂接触反应,使得最终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得以提升;通过控制装置将各个功能模块关联控制,使得整个免疫印迹过程自动完成,降低人工干预,增加工作效率,提高免疫印迹结果的可重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领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免疫印迹仪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常用于鉴定某种蛋白,并能对蛋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和检验医学(如肿瘤标志物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该法通过将电泳分离后的目标蛋白质从凝胶转移至一种固相支持体(比如NC膜或PVDF膜),再与已知蛋白的特异性配体(如抗体等)杂交,通过酶系统显色后检测目标蛋白,其中免疫检测部分依次包括封闭、一级抗体杂交、清洗、二级抗体杂交、清洗这五个过程,涉及多步加液、吸液、孵育、洗涤等操作。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施上述步骤,相关厂商开发了免疫印迹仪,如申请号为CN201620617569.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高通量全自动免疫印迹仪,其能够根据设定程序自动实施上述加液、洗液以及孵育等步骤。但是通过分析现有技术中的各类免疫印迹仪,发明人发现目前的免疫印迹仪均不能对免疫印迹膜的孵育反应条件进行精确控制,而免疫印迹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与试剂接触反应的效果是不同的,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孵育反应环境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同,最终降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免疫印迹仪检测结果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一问题,本申请目的一在于提出一种免疫印迹仪,其通过对免疫印迹膜孵育及反应环境条件进行精确控制,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基于上述免疫印迹仪,本申请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免疫印迹仪控制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免疫印迹仪,包括印迹仪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印迹仪本体上的控制装置、孵育装置和加吸液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免疫印迹膜孵育环境温度的温控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孵育装置中的孵育环境温度进行控制,进而保证免疫印迹膜与特定蛋白的反应能够在设定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设定的温度也能够提升免疫印迹膜与特定蛋白之间的结合紧密度,如此可以提升整个检测的效率,降低目标蛋白的检测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孵育装置包括设置于印迹仪本体上的托盘架,以及可拆卸搭设于所述托盘架上的用于盛放免疫印迹膜及试剂的托盘;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制冷器、开设有多条制冷通道的制冷板、连通所述制冷器与制冷板以构成一制冷回路的制冷导管,所述制冷导管上设置有驱动制冷导管中冷却液流动的液泵;
所述制冷器及液泵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接收控制装置输出的制冷控制信号,控制制冷功率及冷却液流速;
所述制冷板由导热金属制成,设于所述托盘架上承托所述托盘的位置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存放免疫印迹膜的托盘温度进行准确的控制,由此可以控制免疫印迹膜的孵育反应温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与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加吸液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放置架、用于将试剂瓶中试剂注入到托盘中的注液导管、用于将托盘中试剂或废弃液排出的吸液导管以及设置于注液导管及吸液导管上的蠕动泵;
所述蠕动泵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接收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的注液或吸液信号而动作;
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控制所述试剂瓶放置架处环境温度的调节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乐进(绍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乐进(绍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