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坯角部裂纹扩展临界应变的测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39148.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祭程;朱苗勇;胡鑫;陈天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18;G01N3/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马海芳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坯角部 裂纹 扩展 临界 应变 测定 方法 | ||
一种连铸坯角部裂纹扩展临界应变的测定方法,属于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先在连铸坯上取样,设置合理的缺口深度、角度以预制裂纹。之后对连铸过程中铸坯的角部温度场进行模拟,判断裂纹敏感区,确定加热制度、变形速度。最后结合裂纹敏感区的实际应变速率进行原位拉伸试验,动态观察和分析材料微观变形形貌及断裂机制,并实时记录拉伸时的金相组织变化情况。结合出现裂纹扩展现象时的拉伸长度与试验中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来确定角部裂纹扩展的临界应变。该方法提供了连铸坯角部裂纹扩展临界应变的测定方法,更具普适性,其不受成分的限制,试验过程简洁,试验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坯角部裂纹扩展临界应变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裂纹是连铸坯主要质量问题之一,在各类缺陷中裂纹约占50%。在连铸过程中,钢中Nb、V、Ti等微合金元素与C、N形成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氮化物和碳氮化物,并在奥氏体晶界或者晶界的薄膜状铁素体析出,使钢的高温热塑性变差,连铸坯表面易产生裂纹,尤其是横裂纹和角部横裂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钢铸坯。连铸过程中,铸坯角部受二维冷却的作用降温速度较快,当铸坯到达铸机的弯曲矫直段时,角部温度恰好处于第三脆性温度区间波谷附近,此时塑性极差,容易引发裂纹从铸坯角部产生。而连铸过程中铸坯形成裂纹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外力、热应力等的作用下,铸坯变形超过了材料破坏极限,即变形时的应变超过了铸坯的临界应变,导致裂纹缺陷的形成和扩展。所以通过试验确定铸坯的临界应变,从而确定角部裂纹扩展的临界准则以指导工艺实践,控制工业生产中的拉伸应变位于临界应变以下。
目前,裂纹临界准则的确定也有多种方法,Miyazaki等和Yasunaka等采用带液芯钢锭顶弯实验确定中间裂纹和表面裂纹的临界应变值;Tooru等采用原位熔融弯曲实验测量了中间裂纹萌生的临界应变值;也有学者采用浸入式激冷-撕裂实验确定裂纹形成的临界值;但考虑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成本以及操作复杂性,大部分学者还是选择简单的高温拉伸法来测定裂纹产生的临界值。但其中很少发现针对于角部裂纹扩展临界应变值的测定方法。
专利201210046904.9“一种铸坯内裂缺陷的在线预报方法”其在现有的L2级计算机中或相同控制等级上,设置一模型计算机,通过实时、在线模拟计算铸坯的冷却凝固过程,获得铸坯内部的受力应变信息,再根据应变的变化趋势实时地对铸坯的内裂缺陷进行预报;然后把生产过程中的铸坯质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切割L1计算机,可广泛用于板坯连铸生产过程中铸坯之切割过程的优化/控制领域。在外力的作用下,连铸板坯会产生一定的应变,若累积应变超过了临界应变,就会出现内部裂纹。此方法可以把铸坯信息传递给切割机,但是连铸坯应变参数,具体实际临界应变值的测量方法,裂纹检测手段尚未介绍。
专利202010088411.6“连铸坯表面裂纹扩展临界应变测定及其裂纹扩展预测方法”建立了三维热/力耦合模型,模拟在连铸过程中,连铸坯传热、变形情况,得到浇铸全流程连铸坯温度场热模拟图,得到测试温度范围,在测试温度范围,通过预制裂纹试样的高温拉伸实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在不同应变量下裂纹显微组织观察,能够准确测定连铸坯表面裂纹扩展临界应变,并基于临界应变对连铸坯表面裂纹扩展进行预测,对生产提出减少表面裂纹扩展的实施对策,进而控制裂纹缺陷,提高铸坯质量。但其在热拉伸试验测得应力-应变曲线之后还需对拉断试件重新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增加了工作量。且连铸坯角部的边界换热条件复杂,并没有对其温度场变化进行单独分析,对于表面裂纹临界应变测定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角部裂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