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重距离的气候空间分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8842.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梓晗;崔生成;罗涛;李学彬;朱文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K9/62;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重 距离 气候 空间 分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重距离的气候空间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气候空间进行格点划分;
步骤2:确定每个格点的坐标和每个格点的气象参数的特征向量;
步骤3:计算两个格点之间的位置距离R;
步骤4:计算两个格点的参数特征向量的特征距离Ra;
步骤5:根据格点的坐标和气象参数,获得两个格点的空间距离Rs的计算公式;
步骤6:根据步骤5的计算公式,计算气候空间之内的任意两个格点之间的空间距离Rs;
步骤7:对计算所得的所有空间距离Rs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聚类中心和气候空间的分区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距离的气候空间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格点划分是依据经纬度等距进行划分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距离的气候空间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格点的总数为n,n个格点中第i个格点的坐标为(xi,yi),第i个格点的参数特征向量(Ti,Pi,Qi);T、P、Q分别代表近地面温度、气压、水汽(单位为K、hPa、g/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重距离的气候空间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两个格点之间的位置距离R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1)中,xi、yi为第i个格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xj、yj为第j个格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重距离的气候空间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特征距离Ra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2)中,Ti、Pi、Qi为第i个格点的近地面温度、气压、水汽,Tj、Pj、Qj为第j个格点的近地面温度、气压、水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重距离的气候空间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空间距离Rs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3)中,xi、yi为第i个格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xj、yj为第j个格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Ti、Pi、Qi为第i个格点的近地面温度、气压、水汽,Tj、Pj、Qj为第j个格点的近地面温度、气压、水汽;wx为坐标x的权重,wy为坐标y的权重,wT为近地面温度T的权重,wP为气压P的权重,wQ为水汽Q的权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距离的气候空间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8:对已划分的子区进行验证,定量计算区域划分的偏差值并作为分区的合理性检测依据,通过迭代寻优过程获得最佳的区域划分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88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目标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