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扭振动应力获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8336.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8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马义良;郭魁俊;李绪瑞;关淳;翁振宇;李宇峰;潘劭平;初世明;田宇;张迪;张远;刘洋;武芏茳;李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21/00 | 分类号: | F01D21/00;F01D21/14;F01D25/0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强 |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限元 汽轮机 末级长 叶片 振动 应力 获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扭振动应力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整圈末级长叶片及相应转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步骤二:定义有限元模型中整圈末级长叶片及相应转子结构的机械特性;
步骤三:对定义后的整圈末级长叶片之间以及相应转子和整圈末级长叶片之间的连接界面分别进行耦合处理;
步骤四:对耦合处理后的整圈末级长叶片及相应转子设定工作转速,然后计算整圈末级长叶片及相应转子在工作转速下的稳态应力及位移分布;
步骤五:根据整圈末级长叶片及相应转子工作转速下的稳态应力及位移分布得到整圈末级长叶片及相应转子工作转速下的应力和位移,以工作转速下的应力和位移为边界条件提取前n阶频率f1~fn;
步骤六:提取转子两端面的扭矩值T1和T2;
步骤七:根据前n阶频率f1~fn,将转子两端面的扭矩值T1和T2以激励的形式施加到工作转速下的叶片和转子系统上,得到末级叶片的动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扭振动应力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特性包括阻尼特性和弹性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扭振动应力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利用Lanczos方法提取前n阶频率f1~f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扭振动应力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根据前n阶频率f1~fn,将扭矩T1和T2以激励的形式施加到工作转速下的叶片和转子系统上通过模态叠加法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扭振动应力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动应力检测步骤,所述检测步骤为:
根据末级长叶片的材料得到GOODMAN曲线,并结合步骤四得到的稳态应力和步骤七得到的动应力判断是否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扭振动应力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的具体步骤为:
定义步骤四中得到的稳态应力为σ静,步骤七中得到的动应力为σ动,根据末级长叶片的材料得到GOODMAN曲线,在GOODMAN曲线上先找横坐标值为σ静的位置,通过σ静的值,确定纵坐标的耐振强度σ振,判断σ动与σ振的大小,当σ动>σ振时,判定为不合格;当σ动<σ振时,判定为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83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