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电子潜望镜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7694.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辉;曾小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H04N5/247;G07C5/08;B60R1/00;B60R11/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子 潜望镜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电子潜望镜系统,包括底座及其上表面固定的采集控制电路板和玻璃罩,所述采集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两个背靠背的鱼眼摄像头和一个WIFI天线,玻璃罩罩在采集控制电路板上方;系统还包括与WIFI天线无线连接的图像接收和显示装置。所述玻璃罩为椭球形防水玻璃罩,玻璃罩放置在底座的对应卡槽中,并通过胶封进行密闭。所述底座上周围均匀布置有若干永磁体磁铁;底座的下表面还贴有导热橡胶垫片。本发明的车载电子潜望镜系统,在车顶上用两个背靠背安装的鱼眼摄像头组成车周环境监控,解决如A柱遮挡、后视镜盲区、前车视线遮挡、黑暗环境下可视度低等视觉局限性问题,可360°观察周围环境,提高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电子潜望镜系统。
背景技术
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作的光学仪器,构造与上与望远镜类似,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体光线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最常被用在潜水艇上,用以在水下观察水面上的动静。潜水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利用潜望镜可观察海面的情况。
到70年代后期,出现了电子潜望镜;80年代未,新颖的光电桅杆问世,使潜艇有了能实时搜索目标、分辨力更高的“眼睛”。电子潜望镜除具有常规目视光学通道外,还可选装多种光电器件和光电传感器。像增强器,激光测距机,红外热像仪。可得到清晰的目标图像。
电子潜望镜向控制室传输的图象信息是通过电缆或光缆,而不是用多个透镜,这就使图像传送系统大为简单。传送到控制室内的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可供多人同时观察和分析;并可与声纳、雷达或电子支援侧最系统的数据进行比较。另外,可升降的光电桅杆上可涂上雷达吸波材料,以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概率。当光电桅杆用于搜索时,在它露出水而后只需快速旋转一周就可缩回,既大大缩短了搜索时间,又可防止受到敌方的攻击。
在汽车上,驾驶员因坐在驾驶室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视觉局限性。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柱遮挡、后视镜盲区、前车视线遮挡、黑暗环境下可视度低等。视觉局限影响驾驶安全,有必要提出一种车载电子潜望镜的概念,用于车周环境监控,延展视界,自在驾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电子潜望镜系统,用两颗安装于车顶的鱼眼低照度摄像头组成车周环境监控,延展视界,自在驾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电子潜望镜系统,包括底座及其上表面固定的采集控制电路板和玻璃罩,所述采集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两个背靠背的鱼眼摄像头和一个WIFI天线,玻璃罩罩在采集控制电路板上方;系统还包括与WIFI天线无线连接的图像接收和显示装置。
优选的,所述WIFI天线位于两个背靠背安装的鱼眼摄像头中间。
优选的,所述玻璃罩为椭球形防水玻璃罩,玻璃罩放置在底座的对应卡槽中,并通过胶封进行密闭。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周围均匀布置有若干永磁体磁铁,永磁体磁铁放入底座的对应卡槽中;车载电子潜望镜系统通过永磁体磁铁吸附在车顶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还贴有导热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两个背靠背安装的鱼眼摄像头平行安装,分别负责拍摄前方和后方视场,水平视场角大于120°。
优选的,所述图像接收和显示装置通过WIFI模块接收WIFI天线发来的视频流,并对前方和后方视场做矫正拼接后显示。
所述底座为铝合金底座。
优选的,所述采集控制电路板上连接的电源线从底座中开孔穿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车载电子潜望镜系统,在车顶上用两个背靠背安装的鱼眼摄像头组成车周环境监控,解决如A柱遮挡、后视镜盲区、前车视线遮挡、黑暗环境下可视度低等视觉局限性问题,可360°观察周围环境,提高驾驶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