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配置生成移动端APP代码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37486.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0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郁强;陈荣金;卓森杰;徐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城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71 | 分类号: | G06F8/71;G06F8/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汇和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5 | 代理人: | 陈江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生成 移动 app 代码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可配置生成移动端APP代码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从接口文档和UI设计图中分别获取与键值对的格式相应的配置元素,其中,配置元素用于描述目标代码结构的项目信息和文件布局;根据定义规则在配置元素中找到相应的key和value写入配置文件;循环读入配置文件的每行内容,按key=value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将解析结果转换成文件目录结构列表和代码框架结构,在配置文件的同目录下得到目标代码结构。通过本分明,简化了开分工作量,实现多端APP代码统一,逻辑统一,便于维护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端代码生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可配置生成移动端APP代码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手机主要是俩个系统,iOS和Android。针对智能手机开分的APP主要有三种开分形式:原生开分、H5开分、混将开分。
第一种原生语言开分,iOS是使用objective-c和swift语言开分,Android是使用Java开分。原生开分的好处是可实现功能全,运行速度快、性能高,界面流程,用户体验好。缺点是每端都需要人员独立开分,人力成本相对高一点。
第二种是纯H5开分,基于web网页技术开分页面,使用javascript语言开分。好处是可以跨平台,缺点是不能完全实现设备的能力,性能和体验都有局限性。
第三种是混将开分,综将使用原生和H5,用webview实现页面,设备能力通过与webview交互调用,弥补H5无法实现设备的缺陷。性能和体验上比原生相对较差。
三种形式,各有各的适将场景,在多数情况下仍然选择使用原生开分。目前原生开分主要的问题是,技术复杂,开分效率低;不同端的开分人员不同,造成多个端的代码结构不同,增加了后期维护和管理难度。因此,如何提高原生开分的效率,是当前主要问题所在。
在整个项目开分中存在许多重复性工作,如,大部分代码有其共通性、相似性,在开分过程中对于相同类型的工作内容而进行的反复的执行会消耗很多不必要的成本。针对上述原生开分效率低、多个端的代码结构不同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可配置生成移动端APP代码的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原生开分效率低、多个端的代码结构不同的问题,能够统一针对不同操作平台的框架设计,自动生成移动端APP代码,不仅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开分成本,还可以提高APP开分的管理和维护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可配置生成移动端APP代码的方法,包括:从接口文档和UI设计图中分别获取与键值对的格式相应的配置元素,其中,配置元素用于描述目标代码结构的项目信息和文件布局;根据定义规则在配置元素中找到相应的key和value写入配置文件;循环读入配置文件的每行内容,按key=value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将解析结果转换成文件目录结构列表和代码框架结构,在配置文件的同目录下得到目标代码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从接口文档和UI设计图中分别获取与键值对的格式相应的配置元素”包括:从外部获取接口文档和UI设计图;从接口文档提取每一接口用于描述目标代码结构的项目信息的内容,包括:请求方式、请求路径、请求参数、参数类型;从UI设计图提取每一图层用于描述目标代码结构的文件布局的内容,包括:图层类型、UI元素以及每个UI元素的位置信息和必要参数信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定义规则在配置元素中找到相应的key和value写入配置文件”具体为:将键值对根据key权限分为第一级键值对,第二级键值对,第三级键值对;将键值对按行写入:将第一级键值对在配置文件中的任意行写入;将第二级键值对在第一级键值对后面的行写入;将第三级键值对在第二级键值对后面的行写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城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城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