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稀释装置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7168.5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甫华;岑延相;吴曼曼;封荣贵;乔佳;陈家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稀释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稀释装置与方法,对标准气体进行稀释操作时,第一气路控制件控制第一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相连通,第二气路控制件控制第二出气管与第三出气管相连通,将稀释气体通入到混合罐内;第一气路控制件控制第二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相连通,第二气路控制件控制第二出气管与第三出气管相连通,将高浓度的标准气体通入到混合罐内;在流量控制器与压力检测器的作用下,可以将定量的稀释气体与定量的标准气体均通入到混合罐内进行混合得到预设浓度标准气体。由于包括有第二气路控制件与排气管,第二气路控制件可以控制第二出气管与排气管相连通,即在稀释步骤之前可以先进行润洗步骤,通过润洗步骤来提高高浓度的标准气体的稀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稀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稀释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地,市面上出售的一般为高浓度的标准气体,当需要使用较低浓度的标准气体时,一般是需要将高浓度的标准气体稀释得到。目前的气体稀释仪器一般使用流量计控制流量的方式对高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稀释得到较低浓度的标准气体,然而,现有的气体稀释仪器稀释得到的较低浓度的标准气体的精确度不高,不能完全满足实验操作中精确定量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体稀释装置与方法,它能够提高气体的稀释精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稀释装置,所述气体稀释装置包括:第一气路控制件、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气路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中的其中一个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中的其余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断开,所述第一进气管用于通入稀释气体,所述第二进气管用于通入高浓度的标准气体;气体流量控制器、第二出气管,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相连通;第二气路控制件、第三出气管、排气管与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气路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三出气管或所述排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气管用于与混合罐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压力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气管或所述第三出气管上。
上述的气体稀释装置,当需要对高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稀释操作时,第一气路控制件控制第一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相连通,第二气路控制件控制第二出气管与第三出气管相连通,便可以将稀释气体通入到混合罐内;此外,第一气路控制件控制第二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相连通,第二气路控制件控制第二出气管与第三出气管相连通,便可以将高浓度的标准气体通入到混合罐内;在流量控制器与压力检测器的作用下,便可以将定量的稀释气体与定量的标准气体均通入到混合罐内进行混合得到预设浓度标准气体。
此外,由于气体稀释装置包括有第二气路控制件与排气管,第二气路控制件可以控制第二出气管与排气管相连通,即在稀释步骤之前可以先进行润洗步骤,通过润洗步骤来提高高浓度的标准气体的稀释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管为两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稀释装置还包括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一气路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及所述第三进气管中的其中一个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及所述第三进气管中的其余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路控制件为多位切换多通阀;所述多位切换多通阀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出气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所述多位切换多通阀能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中的其中一个接口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中的其余接口与所述出气口相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稀释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气路控制件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淀粉基可降解吸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库存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