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长寿命的圆柱电芯制作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6685.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辉;杨宪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4;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黄旭君 |
地址: | 363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寿命 圆柱 制作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成本长寿命的圆柱电芯制作装置,包括对箔材进行涂布形成极片的涂布装置,对极片进行分切形成极片单体的分切装置,以及对极片单体和隔膜进行卷绕形成电芯的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对电芯的各层进行静电驻极处理的静电驻极装置,对第一隔膜的上表面施胶的施胶装置,以及将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卷绕在一起形成电芯的卷绕装置;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结构简单,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维修机器的成本,同时卷绕成电芯之后内部结构更紧凑和工整,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低成本长寿命的圆柱电芯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长寿命的圆柱电芯制作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圆柱电池是一种容量高、循环寿命长、使用环境温度宽广的电池。产品应用于太阳能灯具、草坪灯具、后备能源、电动工具、玩具模型上、光伏能源上。
在制造电芯的过程中,有制胶、匀浆、涂布、碾压、分切、烘烤和卷绕等工序,在卷绕工序对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各层的输送过程中,如果各层之间的输送方向不同,那么所占空间较大,如果各层之间的输送方向相同,则可能在输送的过程中过于靠近而导致各层之间的传输发生干涉,在卷绕过程起折皱,降低良品率,且现有的卷绕机的结构复杂,容易发生机械故障且不易维修,不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长寿命的圆柱电芯制作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各层之间输送方向相同过于靠近导致各层之间的传输发生干涉,在卷绕过程中起折皱,且现有的卷绕机的结构复杂,容易发生机械故障且不易维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长寿命的圆柱电芯制作工艺,通过静电驻极装置对输送过程中的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进行静电驻极处理,使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带静电,在输送过程中互相排斥不会发生干涉,同时在第一隔膜的上表面施加粘性胶,使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在卷绕的过程中通过粘性胶连接在一起,使卷绕成电芯之后内部结构更紧凑和工整,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长寿命的圆柱电芯制作装置,包括对箔材进行涂布形成极片的涂布装置,对极片进行分切形成极片单体的分切装置,以及对极片单体和隔膜进行卷绕形成电芯的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对电芯的各层进行静电驻极处理的静电驻极装置,对第一隔膜的上表面施胶的施胶装置,以及将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卷绕在一起形成电芯的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对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进行卷绕的卷绕部,辅助卷绕部卷绕的辅助部,以及对卷绕后的电芯粘贴终止胶的贴胶部。
进一步,所述卷绕部包括对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进行夹持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将第一隔膜、负极单片、第二隔膜和正极单片切断的第一切割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以及驱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开合的第一开合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三夹持杆、第四夹持杆,以及驱动第三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开合的第二开合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卷绕部还包括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部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夹持部伸缩的第二伸缩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一夹持部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切割部包括第一上切刀、第一下切刀,以及驱动上切刀和下切刀开合的第三开合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