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型大米加工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6370.6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1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方桓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桓源 |
| 主分类号: | B02C7/08 | 分类号: | B02C7/08;B02C7/11;B02C7/13;B02C7/18;B02C11/00;B02C1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大米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大米加工设备,属于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通过将大米的烘干和研磨一体化,助磨球上的助扩散球在通过吸水纤维吸收到大米中的水分后输送至助磨球内,预设的制气剂在接触到水分后可以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其中气体在孔道内不断充气导致气压增大,而热量用于对助扩散球进行加热进而控制磁场的解放,此时研磨盘上的电磁铁可以吸引助扩散球离开并在大米内部迁移,孔道内聚集的高温气体可以携带部分制气剂同步释放,并在助扩散球的辅助吹气作用下在大米内部全面扩散,在对大米加热烘干的同时利用制气剂再次与残留的水分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米进行高质量的烘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大米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大米(Rice),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和工业越来越偏向机械自动化,大米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主食之一,除此之外大米可以被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其他食品进行使用。
大米在加工时往往需要进行烘干和粉碎研磨,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烘干和粉碎研磨分开进行,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对大米的烘干较为费时困难,这是因为大米的颗粒较小堆积起来较为密实,常规的加热手段很难渗透至内部进行全面的加热烘干,导致大米在研磨时仍较为潮湿,造成研磨质量的降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大米加工设备,可以通过将大米的烘干和研磨一体化,基于研磨盘对大米的转动研磨作用下,一方面配合辅助板上的助磨球可以促进研磨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迫使大米处于动态摩擦中,也可以间接提高烘干效果,助磨球上的助扩散球在通过吸水纤维吸收到大米中的水分后输送至助磨球内,预设的制气剂在接触到水分后可以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其中气体在孔道内不断充气导致气压增大,而热量用于对助扩散球进行加热进而控制磁场的解放,此时研磨盘上的电磁铁可以吸引助扩散球离开并在大米内部迁移,孔道内聚集的高温气体可以携带部分制气剂同步释放,并在助扩散球的辅助吹气作用下在大米内部全面扩散,在对大米加热烘干的同时利用制气剂再次与残留的水分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米进行高质量的烘干,而助扩散球在大米内部迁移时可以提高研磨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极大的缩短工序、节约成本并提高加工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型大米加工设备,包括料筒,所述料筒内中部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料筒与控制盒之间连接有预过滤网,所述控制盒下端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研磨盘,所述料筒下端安装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上端开口处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助磨球,所述辅助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落料孔,且落料孔与助磨球交错分布,所述助磨球内连接有抖料膜,所述抖料膜上侧堆积有制气剂,所述助磨球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充气孔,所述充气孔开口处镶嵌有过盈配合的助扩散球,所述助扩散球与充气孔底端壁之间连接有多根弹性复位丝,所述助扩散球上镶嵌连接有吸水纤维,且吸水纤维一端延伸至料筒内另一端延伸至制气剂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桓源,未经方桓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