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蛙投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6243.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田兆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睿知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国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8 | 代理人: | 童淑霞 |
地址: | 安徽省淮北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蛙 投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蛙投料机,包括底盘、储料仓、诱引盖,所述诱引盖转动连接在储料仓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投料斗转动连接在底盘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投料斗的顶部位于储料仓的内部,所述诱引盖的底端通过支撑杆与投料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堵装置设置在储料仓内壁投料斗表面相对应的两侧之间,所述弹性膜设置在底盘的顶部,所述拨动装置固定在投料斗的表面且位于弹性膜的底部位置,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该过青蛙投料机,达到了防堵塞、拨动上料的目的,可进行自动投料,同时利用自身的转动进行防堵塞,及时将饲料进行投放,减轻了人工劳动量,省时省力,并且饲料不断翻动,对青蛙进行吸引,使其及时进料,提高了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青蛙投料机。
背景技术
青蛙别名:蛤蟆,蛙科侧褶蛙属动物,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它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青蛙头部扁平,吻端稍尖;口宽大,由上下颌组成;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青蛙是一种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由于环境污染、人工捕杀食用等方面的影响,自身生存环境恶劣,青蛙的数量较过去日趋减少,因此人工养殖青蛙是保护青蛙的重要措施之一。青蛙的数量日益减少,濒临灭绝,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人工养殖青蛙的热。由于青蛙特殊的觅食特性——青蛙只能看到活动的物体,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哪怕是它最爱吃的食物,即使放在它的眼皮底下,它也视而不见,哪怕它将要饿死,它也不会动一下;因此如何让饲养青蛙的饲料活动起来,成为了青蛙养殖户最大的难题。
目前,养殖户通常采用人工撒料的方式对青蛙进行喂养,这种喂养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也只是刚开始食物在撒动时,青蛙进行进食,对青蛙的喂养效果差,且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的饲料,青蛙不会进食,导致食物变质,造成资源浪费,有的也是用青蛙投料机进行喂食,但容易出现卡顿堵塞的情况,导致青蛙无法进食,影响青蛙生长,降低了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蛙投料机,解决了养殖户通常采用人工撒料的方式对青蛙进行喂养,这种喂养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也只是刚开始食物在撒动时,青蛙进行进食,对青蛙的喂养效果差,且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的饲料,青蛙不会进食,导致食物变质,造成资源浪费,有的也是用青蛙投料机进行喂食,但容易出现卡顿堵塞的情况,导致青蛙无法进食,影响青蛙生长,降低了使用性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青蛙投料机,包括底盘、储料仓、诱引盖,所述储料仓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盘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诱引盖转动连接在储料仓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诱引盖的底端贯穿储料仓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底盘的内部设有投料斗、防堵装置、弹性膜、拨动装置,所述投料斗转动连接在底盘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投料斗的底端贯穿底盘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投料斗的顶部位于储料仓的内部,所述诱引盖的底端通过支撑杆与投料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堵装置设置在储料仓内壁投料斗表面相对应的两侧之间,所述弹性膜设置在底盘的顶部,所述拨动装置固定在投料斗的表面且位于弹性膜的底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投料斗的表面且靠近弹性膜的位置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投料斗连通,所述储料仓的内壁且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防堵装置设有球头敲击锤、吹气装置、弧形弹簧、拨杆装置,所述球头敲击锤转动连接在储料仓的内壁且靠近投料斗的位置,所述球头敲击锤的顶端与投料斗的表面贴合,所述吹气装置设置在投料斗的内部且位于球头敲击锤的顶端位置,所述弧形弹簧固定在球头敲击锤表面与储料仓内壁相对应的两侧之间,所述拨杆装置固定在储料仓的内壁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睿知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睿知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纺织浆料及混纺织物的浆纱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