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高效冷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5681.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9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青;陈波波;陈祖亮;王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科亚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强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控制器 高效 冷却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高效冷却组件,效冷却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部圆周均布多个散热片Ⅰ,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内设有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下方设有风扇Ⅰ,所述风扇Ⅰ固定在底座的内部;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顶座,所述顶座的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嵌入有两风扇Ⅱ,所述顶盖的内部设有排风机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内部设有热传导机构;所述热传导机构包括两导热装置,两导热装置分别位于两排风口的一侧,两导热装置与一驱动装置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控制器的高效冷却,同时便于控制器的安装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控制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高效冷却组件。
背景技术
电动车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电动车电机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电动车的其它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它就像是电动车的大脑,是电动车上重要的部件。电动车就来看主要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二轮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三轮摩托车、电动四轮车、电瓶车等,电动车控制器也因为不同的车型而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电动车控制器在持续不断工作过程中,其自身会积累大量热量,而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式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情况下控制器的散热;且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不便进行安装和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高效冷却组件,该设备能够实现控制器本体的高效冷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高效冷却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部圆周均布多个散热片Ⅰ,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内设有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下方设有风扇Ⅰ,所述风扇Ⅰ固定在底座的内部;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顶座,所述顶座的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嵌入有两风扇Ⅱ,所述顶盖的内部设有排风机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内部设有热传导机构;
所述热传导机构包括两导热装置,两导热装置分别位于两排风口的一侧,两导热装置与一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导热装置同时靠近或同时远离筒体;
导热装置包括多个两散热片Ⅱ,两散热片Ⅱ之间均布多个平行设置的弧形导热片,两散热片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一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热片的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Ⅰ,所述齿轮Ⅰ的内部固定有转轴Ⅰ,所述转轴Ⅰ转动设于底盖上;所述齿轮Ⅰ的两侧分别啮合有一齿条,两齿条的一侧分别固定有一导杆,两导杆分别穿过底座上的导向孔,两导杆分别与两导热装置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其中一齿轮Ⅰ连接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一线性马达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线性马达安装在安装支架Ⅰ上,所述安装支架Ⅰ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两齿条顶部分别连接有一滑块,两滑块分别滑动设于底座上开设的两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支架Ⅱ上,所述安装支架Ⅱ固定在顶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Ⅱ,所述转轴Ⅱ的外部套设有一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外部设有齿圈,所述齿圈外部啮合有两齿轮Ⅱ,两齿轮Ⅱ的内部分别固定有一转轴Ⅲ,所述转轴Ⅲ转动设于顶座上,两转轴Ⅲ的底端分别穿过顶座、且分别套设有一扇叶,两扇叶位于两排风口的上方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Ⅱ的底端固定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一侧固定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部设有一刮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四个限位条,控制器本体位于四个限位条之间,各限位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板Ⅰ,各限位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挡板Ⅱ,控制器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挡板Ⅰ和挡板Ⅱ接触,各限位条分别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两固定条。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Ⅱ与各限位条之间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科亚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科亚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5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