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联机系统及其冷媒回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5434.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斌;麦享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F25B13/00;F25B41/20;F25B41/24;F25B45/00;F24F11/65;F24F11/8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机 系统 及其 冷媒 回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及其冷媒回收控制方法,包括室外机、至少一组水力模块和至少一组室内模块,其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回收模式和第二回收模式,从而不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也能完成复杂的回收冷媒操作,相对应回收至室外机或者回收至室内模块和水力模块,回收干净且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联机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联机系统及其冷媒回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空调产品需要回收冷媒到室外机的时候,通常会将室内机开启制冷状态,在室外机的气管截止阀上安装一个压力表,短接或者屏蔽掉室外机的高低压保护开关,压缩机启动后先关闭掉液管截止阀,待气管截止阀的压力值低于一定压力的时候再关闭掉气管截止阀然后室外机断电,完成收冷媒操作。这个存在一些问题:
1)、需要很专业的技术人员凭借经验才能完成此项操作,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通过压力表或者不安装压力表仅仅凭借经验,有可能收冷媒不完全,有部分冷媒没有回收干净导致冷媒浪费不环保,且少了多少冷媒还不清楚,下次将冷媒放出后系统运行状态变化,影响空调的能力和能效,或者收冷媒时间太长,压缩机空转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压缩机过热烧毁及其他零部件。
2)、对于管路系统复杂的多联机+水力模块的多功能多联机,系统内既有空调室内机,又有水力模块,室外机和室内机及水力模块之间有三根管,水力模块有多个电磁阀,不能通过简单的开启室内机制冷和水力模块制冷水进行收冷媒操作,部分管路的冷媒不能回收,这样既不安全,操作人员不清楚哪些管路中的还有冷媒,如果直接拆卸的话容易造成人员的受伤,另外也造成了冷媒的浪费。
另外,对于管路系统复杂的多联机+水力模块的多功能多联机,如果需要将冷媒回收到室内机,也存在以上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多联机系统及其冷媒回收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一组水力模块和至少一组室内模块,其中,所述室外机包括有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四通阀D接口和第二四通阀D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四通阀的S接口和第二四通阀S接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E接口经节流单元与第二四通阀的S接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C接口经节流单元与第一四通阀的S接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C接口与室外换热器连接;还包括液管、高低压气管、高压气管、设于高压气管的主管路上的制热水电磁阀、设于液管上的液管截止阀、设于高低压气管上的高低压截止阀、设于高压气管上的高压截止阀、设于压缩机输入端处的低压检测装置以及设于压缩机输出端处的高压检测装置,所述液管一端与室外换热器连接且所述液管另一端分别与各组水力模块的水力换热器另一端、室内模块的室内换热器另一端连接;所述高压气管一端旁通连接在四通阀至压缩机输出端之间且所述高压气管另一端分别与各组水力模块的水力换热器一端连接,其中,所述高压气管与任一水力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正向端及反向端分别对应与水力换热器和高压气管连接;所述高低压气管一端与第二四通阀的E接口连接且所述高低压气管另一端分别与水力模块的水力换热器一端、室内模块的室内换热器一端连接,其中,所述高低压气管与每个水力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单向阀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分别与高低压气管和第二电磁阀正向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电磁阀反向端与水力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液管至各个水力换热器及各个室内换热器之间均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压缩机输出端的油分离器。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压缩机输入端的气液分离器。
进一步,所述高低压气管通过分歧管与各组水力换热器一端、各组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液管通过分歧管分别与各组水力换热器和各组室内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液管临近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有室外机电子膨胀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5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