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4634.4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8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江群英;施永益;张新财;徐琰宾;严海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1/58;B22D4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宋锦宏 |
| 地址: | 313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型铝镁挡渣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其特征是,包括上墙体(1)以及设置在上墙体(1)下方的下墙体(2),所述上墙体(1)侧壁设置有贯穿上墙体(1)的流钢孔(3),所述上墙体(1)底部设有安装块(4),所述流钢孔(3)内壁设置有若干挡渣块(30),所述下墙体(2)设置有安装面(20)和承接面(21),所述安装面(20)设置有安装槽(22),所述安装块(4)与安装槽(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其特征是,所述上墙体(1)为圆弧形墙体、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上墙体(1)斜面侧壁朝向钢水流入方向,所述上墙体(1)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0),内部设置有通气管路(11),所述通气管路(11)与进气口(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其特征是,所述流钢孔(3)倾斜设置,所述流钢孔(3)中心轴线与上墙体(1)底面成锐角,所述设置在上墙体(1)斜面侧壁的流钢孔(3)的孔口低于上墙体(1)竖直侧壁的流钢孔(3)的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其特征是,所述挡渣块(30)为半圆形块、截面为梯形,所述挡渣块(30)高度小于流钢孔(3)半径,所述挡渣块(30)内设置有第二透气砖(31),所述第二透气砖(31)截面为十字形,所述第二透气砖(31)一端面与通气管路(11)连接、对应端面朝向流钢孔(3)中心轴线,所述第二透气砖(31)其余端面与挡渣块(30)外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其特征是,所述设置在上墙体(1)斜面侧壁的流钢孔(3)孔口设置有陶瓷环(32),所述陶瓷环(32)与流钢孔(3)套接,所述陶瓷环(32)端部设置有法兰边,法兰边面与上墙体(1)斜面侧壁贴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其特征是,所述上墙体(1)内设置有加强板(12),所述加强板(12)靠近上墙体(1)竖直侧壁且与上墙体(1)竖直侧壁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10)外接进气管(13),所述进气管(13)外接进气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其特征是,所述承接面(21)成台阶状,所述承接面(21)各层水平面之间圆弧过渡连接,所述承接面(21)的水平面设置有若干成矩形的第一透气砖(23),所述第一透气砖(23)顶面与水平面相平、底面与通气管路(11)连通,所述承接面(21)与上墙体(1)斜面侧壁连接的水平面为最高层面,且该水平面与上墙体(1)斜面侧壁圆弧过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镁铝挡渣墙,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槽(22)截面为倒置T形,所述安装块(4)截面为工字形,所述安装块(4)上端与上墙体(1)连接、下端与安装槽(22)匹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振动型铝镁挡渣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制作混合料,将骨料与添加料混合,得到满足要求的干式振动型镁铝混合料;
下墙体浇筑,将下墙体(2)的胎膜放置在浇筑平台上,将第一透气砖(23)放置在胎膜相应位置,将混合料浇筑到下墙体(2)的胎膜内,静置,脱模,烧制;
上墙体浇筑;将上墙体(1)的胎膜放置到浇筑平台上,将第二透气砖(31)放置在胎膜相应位置,在胎膜底部放置安装块(4),在胎膜靠近外侧壁处放置加强板(12),将混合料浇筑到上墙体(1)的胎膜内,静置,脱模,烧制;
加强件安装,将陶瓷环(32)套接在流钢孔(3)内,使陶瓷环(32)的法兰面与上墙体(1);
上、下墙体合装,将上墙体(1)的安装块(4)安装到下墙体(2)的安装槽(22)内,完成上、下墙体的合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46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