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与可移动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2682.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6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邓飞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欣欣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移动 平台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雷达与可移动平台,涉及雷达技术领域。该雷达包括基板,基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芯片置放区与环绕于芯片置放区的天线布置区;该雷达还包括收发芯片,安装于芯片置放区,该雷达还包括天线,安装于天线布置区,且天线与收发芯片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雷达与可移动平台具有集成度更高,不会造成电路板面积浪费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雷达与可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防止可移动平台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在可移动平台上均会安装雷达。
对于可移动平台上的雷达而言,其天线数量越多,雷达的分辨率越高,因此,需要在雷达的电路板上尽可能多的布置天线。
然而,目前在雷达的电路板布置上,普遍采用将处理芯片位于电路板的一侧,天线位于电路板的另一侧的方式,该方式造成了电路板区域的大量浪费,无法有效布局更多的天线。
综上,现有技术中在雷达的电路板上布置天线时,造成了电路板面积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与可移动平台,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雷达的电路板上布置天线时,造成了电路板面积的大量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所述雷达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芯片置放区、及环绕于所述芯片置放区的天线布置区;收发芯片,安装于所述芯片置放区;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布置区,且所述天线与所述收发芯片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天线布置区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收发芯片四周的第一天线布置区、第二天线布置区、第三天线布置区以及第四天线布置区,所述天线分布于所述第一天线布置区、所述第二天线布置区、所述第三天线布置区以及所述第四天线布置区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布置区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天线包括至少两个远距离发射天线与多个远距离接收天线,所述远距离发射天线与所述远距离接收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呈直线排布于所述第一天线布置区,且所述多个远距离接收天线位于所述远距离发射天线之间。
可选地,所述多个远距离接收天线等间距设置,且每两个远距离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0.5λ;其中,λ表示所述雷达的波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布置区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天线布置区和所述第四天线布置区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天线包括多个近距离发射天线与近距离接收天线,所述近距离接收天线位于所述第二天线布置区,所述近距离发射天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天线布置区与第四天线布置区,且第三天线布置区中的近距离发射天线与所述第四天线布置区的近距离发射天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天线布置区中的近距离发射天线与所述第四天线布置区中的近距离发射天线在竖直方向上均呈直线排布。
可选地,所述近距离接收天线设置为多排,多排所述近距离接收天线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雷达还包括屏蔽罩与连接件,所述屏蔽罩盖设于所述收发芯片,所述连接件贯穿于所述屏蔽罩,且所述收发芯片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天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收发芯片包括多颗信号收发芯片、振荡器芯片以及转换器,所述多颗信号收发芯片、所述振荡器芯片、所述转换器以及所述天线依次级联。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平台,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上述的雷达。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2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