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数控冲床模具的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2216.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杰;张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协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3 | 代理人: | 蒋志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数控 冲床 模具 缺陷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控冲床模具的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数控冲床模具的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凭借事先存放的文档里的用来说明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中缺口所在之处的位置与事先设定范围的采集模式采集目的范围的照片;凭借事先存放的用来说明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上缺口位置的位置数据在目的范围的照片内认定一监测范围;依照事先设定的遍历模式在监测范围里对单位色块进行遍历;在对比出总计数和事先设定的标定值不一致时,认定同该目的范围的照片相应的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缺口有缺陷,并导出警告消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就具有了智能化的高效对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的缺口的缺陷检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控冲床模具的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数控冲床的铝型材业紧密结合市场和科学发展的需求,使传统数控冲床的铝型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化铝加工材的转变,因此中国数控冲床的铝型材,即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品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装饰、家电、仪器仪表、电脑、手机、日用五金等诸多领域,目前已成为用量仅次于钢铁而位居第二的金属结构材料。
而在某些场合下,如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车间现场,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的两端要开设一定长短大小的缺口,才能符合装配要求。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车间现场这样的场合下,就需要对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的缺口长短大小进行现场监测;目前监测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上缺口的缺陷的方法普遍是监测者用眼睛结合尺子查看,但是,一般条件下一次性批量生产的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上缺口的个数多达上万,这样让监测者执行起来很繁琐,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控冲床模具的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这样就具有了智能化的高效对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的缺口的缺陷检测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控冲床模具的缺陷检测方法,包括:
凭借事先存放的文档里的用来说明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中缺口所在之处的位置与事先设定范围的采集模式采集目的范围的照片;
凭借事先存放的用来说明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上缺口位置的位置数据在目的范围的照片内认定一监测范围;
依照事先设定的遍历模式在监测范围里对单位色块进行遍历,且依照事先设定的总计方式总计监测范围里照片的单位色块的RGB值是其对应映射的设定值的照片的单位色块个数来生成总计数;
把总计数和事先设定的标定值对比;
在对比出总计数和事先设定的标定值不一致时,认定同该目的范围的照片相应的数控冲床的铝型材模具缺口有缺陷,并导出警告消息。
所述依照事先设定的遍历模式在监测范围里对单位色块进行遍历,且依照事先设定的总计方式总计监测范围里照片的单位色块的RGB值是其对应映射的设定值的照片的单位色块个数来生成总计数,包括:
把存放的目的范围的照片信息用单位色块为单位导出和生成同单位色块对应的位置值;
对导出的目的范围的照片的单位色块信息执行均值滤波处置,来得到相应的比特流信息;
确认比特流信息是不是同设定值一致,且在确认出比特流信息和设定值一样时记下其相应的位置,且对初始值为零的累加变量加一来生成累加值;
凭借记下的位置、生成的累加值和事先设定的总计方式生成总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2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九分区乳胶弹簧床垫
- 下一篇:一种行李架后墙板安装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