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度与膨胀系数测试工具及其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32140.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8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叶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宜帆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9/02 | 分类号: | G01N9/02;G01N25/16 |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律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82 | 代理人: | 张东明 |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膨胀系数 测试 工具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度与膨胀系数测试工具及其测试方法,涉及密度测试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支架以及滑动设于支架内的定位片,所述底座对位于定位片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密度杯,所述密度杯上设有密度杯盖,所述密度杯盖中心设有溢流孔,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带动定位片升降滑动的升降件,且所述升降件上设有用于测量定位片升降距离的测距尺,所述定位片底部设有压合盖,且所述压合盖与所述密度杯杯口的形状大小设为一致,在所述压合盖中心开设有填料孔。本发明能够测试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液晶体物质的密度以及膨胀系数,操作方便快捷,具有提高测试便捷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度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密度与膨胀系数测试工具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环境温度、材料、压强变化而变化,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称为这种物质的密度。现有技术中,液体密度可以用比重杯测试,固体密度可以用密度天平测试。而当一种材料在常温下的状态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时,即液晶体物质,(如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树脂、金属等),比重杯测密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密度天平无法测试,无法进行有效的测量,且液晶体物质在较小的温度区间内,即会发生固体-半固体-液体的相转变,发生相转变时,热膨胀系数会发生突变,导致物体的膨胀系数的测量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度与膨胀系数测试工具,能够测试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液晶体物质的密度以及膨胀系数,操作方便快捷,具有提高测试便捷性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度及膨胀系数测试工具,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支架以及滑动设于支架内的定位片,所述底座对位于定位片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密度杯,所述密度杯上设有密度杯盖,所述密度杯盖中心设有溢流孔,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带动定位片升降滑动的升降件,且所述升降件上设有用于测量定位片升降距离的测距尺,所述定位片底部设有压合盖,且所述压合盖与所述密度杯杯口的形状大小设为一致,在所述压合盖中心开设有填料孔。
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件设置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空转于定位片上,另一端螺纹穿设过支架顶端外,且所述调节螺杆与支架顶端螺纹连接设置,所述调节螺杆的轴线与密度杯的轴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设置:所述测距尺设置为数显千分尺,且所述数显千分尺安装于调节螺杆的顶端,所述数显千分尺通过测量调节螺杆下旋距离测试定位片的下降距离。
进一步设置:所述数显千分尺的量程大于密度杯的高度,且所述数显千分尺的测力转轴连接于调节螺杆上,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调动数显千分尺进行测试。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合盖可拆卸安装于定位片底部,所述调节螺杆底端穿出定位片底部,且所述压合盖与调节螺杆底端卡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度杯盖包括盖设于密度杯上的密封盖以及设于密封盖顶部的集料盖,所述密封盖中心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集料盖中心设有插接于连接孔内的连接管,所述集料盖外边缘设有用于防止物料流出的防溢沿,所述溢流孔贯穿开设于连接管上,所述连接孔内壁上设有密封套环,所述连接管插入时,所述密封套环密封套接于连接管外壁上设置,且所述连接管底部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度杯盖还包括替换盖,且所述替换盖的结构与所述集料盖的结构一致。
进一步设置:所述标识条背面对应于护目眼镜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对接防护条。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一恒湿恒温箱,所述恒湿恒温箱内设有用于定位底座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子秤,所述密度杯放置于电子秤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宜帆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宜帆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2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