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联齿轮的小型化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1652.7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毛风翔;李朝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亿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路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5/06;F16H55/17;F16H57/021;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齿轮 小型化 行星 传动 机构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双联齿轮的小型化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包括中心轴、中心齿轮、行星支架、行星齿轮总成以及内齿钢圈;所述行星齿轮总成设置有若干个且等角度环形装配在所述行星支架上,所述行星齿轮总成包括支撑转轴、位于所述支撑转轴一端的小行星齿轮、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撑转轴另一端的大行星齿轮,支撑转轴通过一对轴承可旋转的装配在行星支架上的装配孔内;中心齿轮与行星支架固定套设在中心轴上,大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外齿啮合,小行星齿轮与内齿钢圈内齿啮合。本发明能够实现两种不同材质行星齿轮的装配,在能保障较大扭矩传输的同时,实现小型化、轻量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毂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联齿轮的小型化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行星减速器的原理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行星减速器传动轴上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以达到减速的目的。随着行星减速器行业的不断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都运用到了行星减速器。
现有技术中的大行星齿轮与小行星齿轮觉得多数都采用连体轮结构,通过一体式机床或者模具加工而成,这种结构中大行星齿轮与小行星齿轮只能选用同一种材料,在需要较大转矩的情形下,小行星齿轮则必须选用高强度的金属材质,而若大行星齿轮也采用金属材质的话,则造成中体的重量较重,不利于轻量化,且噪音较大;若大小行星齿轮都采用材质较轻的塑料制作时,则小行星齿轮的转矩不够,若要保障其转矩需求,则需要加大小行星齿轮的直径,其不利于小型化设计;且支撑连体齿轮的行星支架是从两个齿轮轴向的两个外端部设置轴承进行支撑的。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连体齿轮的支撑需要从两端对其进行支撑,其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小型化设计;2)大小行星齿轮只能采用同一种材料,无法同时满足较大转矩需求与轻量化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双联齿轮的小型化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联齿轮的小型化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能够实现两种不同材质行星齿轮的装配,在能保障较大扭矩传输的同时,实现小型化、轻量化设计。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双联齿轮的小型化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包括中心轴、中心齿轮、行星支架、行星齿轮总成以及内齿钢圈;所述行星齿轮总成设置有若干个且等角度环形装配在所述行星支架上,所述行星齿轮总成包括支撑转轴、位于所述支撑转轴一端的小行星齿轮、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撑转轴另一端的大行星齿轮,支撑转轴通过一对轴承可旋转的装配在行星支架上的装配孔内;中心齿轮与行星支架固定套设在中心轴上,大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外齿啮合,小行星齿轮与内齿钢圈内齿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小行星齿轮与所述支撑转轴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小行星齿轮与所述大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支撑转轴的两端,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小行星齿轮与所述大行星齿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支架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轴套部、位于所述轴套部一端且直径大于所述轴套部的支撑板面部,所述行星齿轮总成环形等角度的装配在所述支撑板面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面部在所述装配孔区域设置有增加其板厚的加强凸起部。
进一步的,所述大行星齿轮面朝行星支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一避让凹槽,所述加强凸起部仿形内嵌于所述避让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支架的所述轴套部内嵌于所述内齿钢圈内。
进一步的,所述小行星齿轮的一个轴向端面形成有一轴承限位面;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对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进行限位的限位隔离垫片;所述避让凹槽内设置有对所述轴承的内圈进行限位阻挡的环形凸起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转轴与所述大行星齿轮装配的轴段设置为花键轴,且所述大行星齿轮的中心孔为与所述花键轴配合的花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亿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路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冠亿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路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6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减震器轴承耐久测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