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扇叶能通风的隧道逃生管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0049.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涛;胡志平;李华明;蔡乐军;黄平;王毅;冷浩;雍翔;吴屹;李斌;冯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00;G06F30/17;G06F30/20;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扇叶能 通风 隧道 逃生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扇叶能通风的隧道逃生管及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管道外壳内设置有逃生管和进风通道,并将进风通道的一端与离心风机连接,另一端与逃生管的出风嘴连通,从而使本装置成为一种既能通风又能作为逃生的管道,功能集成度高,减少了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时的设备和装置,为施工作业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改善了作业环境,避免了逃生管道经常闲置的问题。并且本装置具有强度高,通风效果好,功能集成,造价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风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扇叶能通风的隧道逃生管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通风主要分为三类,机械通风、混合式通风和自然通风。其中机 械通风是最常用的通风方法。机械通风有四种方式:压入式通风、吸出式通风、混合式通风、 巷道式通风。压入式通风应用范围广,当前国内隧道施工中依靠独头压入式通风在3km独头 掘进距离上依然可以保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抽出式通风依靠风机将洞内的污浊空气抽走,在 洞内形成负压,洞内外空气在压差的情况下产生流动。因为漏风的存在,没有压入式通风效率 高,排污效果也没有压入式通风好,易造成洞内气压低,空气质量差。混合式通风,即压入式、 吸出式同时使用,它既能消除工作面的炮烟停滞区,又能使炮烟由风管排出,是长隧道施工常 用的通风方式,但布设风管多,管理设备多,隧道内交叉干扰大。巷道式通风在煤矿系统中应 用较多,但要求有导坑、相邻隧道作为回风港,通风所需能耗最小。
安全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经过山区时 普遍采用隧道穿越,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和施工不当,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发生塌方事故较 多,其中关门塌方事故的后果最为严重。针对复杂的施工条件和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国家统一规定在建设公路隧道时应需配备隧道逃生管道,以解决出现突发情况时的施工人员安 全逃生的情况。这样就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安全性提高,更好的提高工程施工建设的效率,保 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逃生管系统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在逃生管的设计中,根据材料划分,目前选材最多的是钢管、钢带PE波纹管和超高分子 聚乙烯逃生管,为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逃生管内直径大多为设计为800mm。钢管逃生 管经过长期现场考察发现,施工使用现场存在造价高、接口多、不密封、耐腐蚀性差等缺点, 施工时经常搁置在洞室外。钢带PE波纹管强度较普通钢管强度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挠度,连 接方便,耐久性强。超高分子聚乙烯隧道逃生管道材料具有重量轻、拆装和搬运方便;管道韧 性好、抗冲击强度较PE管高,管道环刚度高、耐压性好、不易变形,能常期反复使用的优点。 交通部门对超高分子聚乙隧道烯逃生管道在隧道施工应急救援通道进行了论证,得出管道结构 尺寸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逃生管道应用于隧道施工应急救援具有较高的 可靠性。综上所述,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逃生管综合性能较其他两种逃生管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扇叶能通风的隧道逃生管及设计方法,减少 了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时的设备和装置,为施工作业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改善了作业环境,避 免了逃生管道经常闲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无扇叶能通风的隧道逃生管,包括管道外壳,管道外壳内设置有 逃生管和进风通道,逃生管和进风通道平行设置,逃生管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嘴,进风通道的一 端与离心风机连接,另一端与逃生管的出风嘴连通。
逃生管外覆盖有隔热材料。
隔热材料采用隔热EPP材料。
出风嘴与进风通道通过承插式接口连接。
进风通道连接进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离心风机,进风通道与进气管道柔性连接。
管道外壳固定在基座上。
基座通过铆钉固定在底板上。
一种无扇叶能通风的隧道逃生管的设计方法,进风通道的通风量根据如下方法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0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喷嘴及废液焚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云存储审计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