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双柱高架车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9793.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洲;曲培政;王志鹏;魏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3/00 | 分类号: | E04H3/00;E01D19/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双柱高架 车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双柱高架车站,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站台层、站厅层及地面层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双墩柱固定于车站承台上,下层花篮型悬臂盖梁固定于双墩柱上,站厅层纵梁和站厅层预应力双T板搁置于下层花篮型悬臂盖梁上,站厅层双柱固定于下层花篮型悬臂盖梁上,上层悬臂横梁固定于站厅层双柱上,轨道梁、站台梁和站台层预应力双T板搁置于上层悬臂横梁支座上,整体呈“开”字型结构。本发明可实现高架车站装配化建造,主要构件工厂化预制,再运输至现场拼装,相较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高架车站,可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适应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双柱高架车站。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发展已经过20年的历程,因其在建设周期、工程投资、运营费用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外的城市轨道交通中被广泛采用。然而现行的高架车站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1.现行混凝土高架车站一般采用支架现浇法,以人工绑扎钢筋、现场浇筑混凝土为主的建设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施工周期长,对既有道路交通影响大。
2.现浇混凝土高架车站,施工时粉尘、泥浆、噪音等对周围环境影响大,难以满足文明施工的要求,对已建城区的生活带来很大干扰。
装配式建造方式作为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具有建筑部品质量高、生产建设周期短、各专业协同化程度高等优点,同时是建筑能耗低、节能环保的绿色建造方式,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桥建组合双柱墩高架车站兼具桥梁和建筑的双重特征,大跨重载钢筋配筋较多,现行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机械连接等方式施工精度要求较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双柱高架车站,该车站具有施工对交通影响小及施工周期短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双柱高架车站包括自上到下依次分布的站台层、站厅层及地面层,站台层包括轨道梁、站台层纵梁、站台层预应力双T板及上层悬臂横梁;站厅层包括站厅层双柱、站厅层纵梁、站厅层预应力双T板及下层花篮型悬臂盖梁;地面层包括双墩柱及车站承台;
双墩柱固定于车站承台上,下层花篮型悬臂盖梁固定于双墩柱上,站厅层纵梁及站厅层预应力双T板搁置于下层花篮型悬臂盖梁上,站厅层双柱固定于下层花篮型悬臂盖梁上;上层悬臂横梁固定于站厅层双柱上,轨道梁、站台层纵梁及站台层预应力双T板搁置于上层悬臂横梁上。
下层花篮型悬臂盖梁分为第一下层悬臂盖梁、第二下层悬臂盖梁及第三下层盖梁,第三下层盖梁位于第一下层悬臂盖梁与第二下层悬臂盖梁之间,第三下层盖梁与第一下层悬臂盖梁及第二下层悬臂盖梁之间均通过后张拉预应力筋相连接。
上层悬臂横梁分为第一上层悬臂横梁、第二上层悬臂横梁及第三上层花篮型横梁,第三上层花篮型横梁位于第一上层悬臂横梁与第二上层悬臂横梁之间,第三上层花篮型横梁与第一上层悬臂横梁及第二上层悬臂横梁之间均通过后张拉预应力筋连接。
第一下层悬臂盖梁及第二下层悬臂盖梁为变截面花篮梁,第三下层盖梁与双墩柱连接处设置有外伸牛腿。
站厅层预应力双T板的端部设置有配筋后浇层,所述配筋后浇层与站厅层纵梁之间湿连接,相邻站厅层预应力双T板之间采用侧向焊接连接,站厅层预应力双T板的板面上设置有钢筋桁架。
第一上层悬臂横梁及第二上层悬臂横梁为变截面梁,第三上层花篮型横梁为等截面花篮梁。
双墩柱、第三下层盖梁、站厅层双柱及第三上层花篮型横梁相互之间通过预应力筋后张拉连接成为整体,且连接处部分纵筋通过灌浆套筒或灌浆波纹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9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