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泄漏流控制的非定常机匣处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9362.9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向鑫;胡晓安;孙海俊;盛志强;吴锦武;刘小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F01D25/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旭鼎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6 | 代理人: | 付龙 |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泄漏 控制 非定常机匣 处理 结构 | ||
1.一种涡轮泄漏流控制的非定常机匣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机匣(1)内壁上设置的机匣凹腔(2),所述机匣凹腔(2)包括左侧面(201)、右侧面(202)、顶面(203)、前侧面(204)和后侧面(205);右侧面(202)为斜面形成引流斜槽,是在机匣上顺叶片旋转方向逐渐加深的斜槽,其最终深度与机匣凹腔(2)的深度(h)相同,引流斜槽的斜向角度(α)不大于30°;引流斜槽的周向型线与叶片的中弧线一致;后侧面(205)上设置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梳状肋条(3),后侧面(205)和梳状肋条(3)形成混流器;梳状肋条(3)沿流向布置,根据梳状肋条(3)的间距(t)调节混流效果;若干机匣处理结构在机匣周向均匀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泄漏流控制的非定常机匣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机匣凹腔(2)根据深度(h)和宽度(d)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激励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泄漏流控制的非定常机匣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机匣凹腔(2)起始位置在叶片轴向长度1/3处,直至叶片尾缘附近结束;机匣凹腔(2)的中心线方向沿流向,宽度沿流向逐渐变宽;机匣凹腔(2)的深度(h)不大于叶尖间隙的3倍,机匣凹腔(2)的宽度(d)不大于叶尖间隙的6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泄漏流控制的非定常机匣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面(205)是在机匣上顺流向方向逐渐变浅的斜槽,后侧面(205)的起始深度与机匣凹腔(2)的深度(h)相同;后侧面(205)的起始位置紧接机匣凹腔之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泄漏流控制的非定常机匣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梳状肋条(3)均匀布置,其相互间距(t)为叶尖间隙的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93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燃料电池棒结构
- 下一篇:一种洗地机清洗装置和洗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