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燃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8935.6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闫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明州热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B80/02 | 分类号: | F23B80/02;F23C9/06;F23L5/02;F23L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燃烧 系统 | ||
1.一种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给所述锅炉(1)供热的燃烧器(2)、给所述燃烧器(2)提供一次进风的鼓风机(3)以及烟气再循环装置(6);
所述烟气再循环装置(6)包括再循环烟道(61)以及再循环风机(62),所述再循环烟道(61)的一端与所述锅炉(1)的烟气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再循环风机(62)与再循环烟道(61)连接并将锅炉(1)的烟气输出端的烟气传输至鼓风机(3)的出风口;
所述锅炉(1)燃烧系统还包括设于鼓风机(3)与燃烧器(2)之间的烟气混合器(7),所述烟气混合器(7)的入口(791)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烟气混合器(7)的出风口与燃烧器(2)的入口连接,所述再循环烟道(61)的端部与烟气混合器(7)连接,所述再循环烟道(61)的气体与鼓风机(3)的气体于烟气混合器(7)内通过混合形成混合烟气;
所述烟气混合器(7)包括壳体(7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71)内并以壳体(71)的轴线为中心轴转动的旋转混合件(72),所述旋转混合件(72)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限位挡板(73),相邻两限位挡板(73)之间形成供混合烟气从烟气混合器(7)的进口流至烟气混合器(7)的出口(792)的烟气通道(74);相邻两限位挡板(73)之间的宽度从靠近入口(791)的一端至靠近出口(792)的一端逐渐减小;
所述限位挡板(73)于旋转混合件(72)呈弧形延伸设置,所述限位挡板(73)的延伸方向与旋转混合件(7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限位挡板(73)远离旋转混合件(72)的侧面与壳体(7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再循环烟道(61)与烟气混合器(7)的周向侧面连接,以使旋转混合件(72)转动时再循环烟道(61)内的气体均匀流入多个烟气通道(7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燃烧系统还包括与锅炉(1)的烟气输出端连接的省煤器(4)以及冷凝器(5),所述省煤器(4)远离锅炉(1)的一端与冷凝器(5)连接,所述再循环烟道(61)的一端连接于省煤器(4)与冷凝器(5)之间的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1)包括外壳(711)以及穿设于所述外壳(711)并与所述外壳(711)转动连接的内壳(712),所述内壳(712)外侧壁设置有滚轮(718),所述外壳(711)的内侧壁设置有供所述滚轮(718)移动的导轨(717),所述内壳(712)的两端与外壳(711)通过轴承(715)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712)开设有与多个烟气通道(74)均相连通的环形进气口(719),所述再循环烟道(61)的端部与所述内壳(712)转动连接,且再循环烟道(61)与所述环形进气口(719)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712)套设有覆盖所述环形进气口(719)的环形密封圈(78),所述环形密封圈(78)开设有与环形进气口(719)相连通的通气口(781),所述再循环烟道(61)的端部压在所述环形密封圈(78),且再循环烟道(61)与所述通气口(78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11)设置有限制所述环形密封圈(78)移动的固定环(7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明州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明州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9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