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风警示路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8887.0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隆 |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33/00;F21W131/1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风 警示 路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风警示路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路灯在风力风向多变的区域时,易被风中夹带的杂物损坏,不能根据风力大小起到警示作用,不利于行车安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上端有壳体,壳体内有空心杆,空心杆上有圆筒,圆筒下端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两侧有第二锥齿轮,壳体两侧均有矩形盒,矩形盒内有蜗轮蜗杆机构,其中蜗轮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蜗杆端部安装有多个叶片形成风扇;壳体腔内有螺纹管,螺纹管下端固定有圆柱壳,圆柱壳内有转动块,圆筒上套装有环形板,环形板下端有螺杆;空心杆上端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有两种颜色灯泡,壳体腔内上侧板上有开关,环形板上贯穿有顶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风警示路灯。
背景技术
路灯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照明设施,用以照明之用。路灯在强风中,尤其是海边或者山间或者跨海大桥上,亦或是地形多变区域,很容易被风中夹带的树枝、或者类似的杂物打破或者损伤,不但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影响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建设在山涧的公路,风力多变且方向不稳定,车辆在行驶中,受风力影响,很容易出现车辆失控,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也有极少部分厂家提出,利用风力感应器测定,然后再经过简单的逻辑电路,控制外侧的灯罩进行保护,同时也通过电路控制灯泡的闪烁,以此实现提醒来往车辆注意安全,但是实际使用中,尤其是湿度较大、温差较大的河谷、山涧及跨海大桥上,潮湿环境对传感器及电路板的影响甚大,在恶劣环境中,各种传感器的精度受到明显影响,整个装置的寿命比正常地区的寿命有大幅削减,需要定期维修,局部电路或者模块更换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风警示路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路灯在风力风向多变的区域时,易被风中夹带的杂物损坏,不能根据风力大小起到警示作用,不利于行车安全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有壳体,壳体内有竖直的空心杆,空心杆下端贯穿壳体且与底座固定在一起,空心杆上套装有能转动的圆筒,圆筒下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壳体侧壁之间转动固定在一起,壳体两侧均有与第二锥齿轮对应的矩形盒,矩形盒内有蜗轮蜗杆机构,其中蜗轮与其对应的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蜗杆两端贯穿矩形盒且置于矩形盒外侧,蜗杆端部安装有多个叶片形成风扇;
所述的壳体腔内有多个竖直状且能转动的螺纹管,螺纹管下端固定有与其同轴且开口向下的圆柱壳,圆柱壳内有能随圆筒转动的转动块,转动块能经圆柱壳带动螺纹管转动,圆筒转动带动圆柱块转动,圆筒上套装有能沿其上下移动的环形板,环形板下端固定有与螺纹管对应的螺杆,螺杆与螺纹管之间经螺纹连接;空心杆上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固定有红白两种颜色灯泡,白灯为常开状态,红灯为常闭状态,壳体腔内上侧板上有开关, 按压开关时,白灯熄灭红灯打开,环形板上贯穿有与开关对应的顶杆,当环形板移动到上端时,顶杆上下移动能按住或者放开开关以此控制红白灯泡的打开或熄灭。
本发明结构巧妙,能偶根据实时风力的大小及时对过往车辆进行警示,在强风中保护灯泡本体进行及时保护,防止被风中夹带的杂物损伤,利于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侧视剖视图。
图5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三角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壳体、圆环、圆柱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为环形板、立板、顶杆、凸轮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隆,未经王晓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浆管延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抗原表位多肽的筛选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