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PLA/PBC/CS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8628.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华;张达升;刘思雯;陈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华士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382;D04H3/02;D04H3/005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赵真真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pla pbc cs 复合 敷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PLA/PBC/CS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将PBC、PLA、CS干燥,备用;(2)将PBC和PLA加入溶剂中,在50℃‑80℃下搅拌2h‑2.5h进行溶解,将混合溶液放入油浴锅中,50℃‑80℃下搅拌2h‑2.5h;(3)溶解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CS,继续搅拌1.5h‑3.5h得到纺丝溶液;(4)纺丝溶液经过静电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PLA/PBC/CS复合敷料。本发明简单易实施,成本低,制得的复合敷料力学强度好,降解时间短,废弃物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PLA/PBC/CS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所使用的医用创伤敷料种类有很多,但是这些敷料材料做不到同时具有完全自行降解、优秀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抗菌性能。目前缺少一种更加理想的伤口创伤敷料材料。
PLA是由含糖、淀粉、纤维素等生物质材料为原料,经发酵制成乳酸,再由乳酸聚合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从废物中回收再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性能优异等特点。但是由于PLA的生物降解速率慢,成本比较高,冲击强度较低,使得其韧性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作为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抗感染性、促进凝血、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具有生物无毒性,引起很小的宿主反应,植入体内不会引起纤维性包囊膜及慢性炎症,其无抗原性对诱导细胞增殖和促进植入体与宿主组织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壳聚糖在组织工程、医用敷料、手术缝合线、人工皮肤、药物缓释载体和止血用品等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单一壳聚糖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具有一定的止血和伤口愈合作用,但广谱抗菌性较差,因此大大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
在药物控制释放的研究发展中,由于传统的药物释放体系如高分子药物释放体系、胶束药物释放体系、水凝胶药物释放体系、脂质体药物释放体系等都存在不足和缺陷,为解决载药量低、药物突释这两大传统难题,并且拓宽负载药物的广泛性、提高药物稳定性等优势,静电纺纳米纤维药物释放体系的出现无疑给了研究人员新的希望,成为了研究热点。
纳米抗菌材料是在纳米技术出现后,将抗菌剂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制成纳米级抗菌剂,再与抗菌载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制备而成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材料。目前纳米材料中,抗菌产品及概念已成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用领域之一。纳米抗菌纤维作为纳米材料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现如今在皮肤创面敷医用敷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因其可以保证将伤口与外界的有害微生物隔绝开,大大减小了伤口收到微生物入侵导致的伤口感染,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传统的医用敷料是棉质的纱布,其主要作用是止血、杀菌、吸收创伤面渗出液,其缺点是容易粘着创面易造成二次损伤;且纱布透气性强,无法更好的保护伤口避免与外界接触,导致伤口感染的几率比较大;另外传统敷料的使用量较大,需要进行频繁更换。在现代已经有采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来代替传统的纱布制作医用敷料,但是由于这类可降解高分子医用敷料的技术不成熟导致其抗菌效果差、降解速率不高、生物相容性不佳、力学性能欠缺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PLA/PBC/CS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简单易实施,成本低,制得的复合敷料力学强度好,降解时间短,废弃物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PLA/PBC/CS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BC、PLA、CS干燥,备用;
(2)将PBC和PLA加入溶剂中,在50℃-80℃下搅拌2h-2.5h进行溶解,将混合溶液放入油浴锅中,50℃-80℃下搅拌2h-2.5h;
(3)溶解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CS,继续搅拌1.5h-3.5h得到纺丝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华士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华士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