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O3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7920.8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宝玉;王杰;刘海豹;王燕;马德方;许醒;岳钦艳;姚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1/30;C02F103/3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UV/O3联用处理高盐高浓度活性翠兰纺织废水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中心设置有UV灯的处理器进行,向活性翠兰K‑GL纺织废水中通入臭氧,臭氧的通气量控制在0.5‑3L·min‑1,开启UV灯,采用UV对废水进行照射,预热4‑6min,采用臭氧与UV同时对活性翠兰K‑GL纺织废水处理32‑56min,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本发明采用了臭氧(O3)与紫外灯(UV)联用工艺,UV功率在40W处与臭氧联用可大大提高活性翠兰K‑GL的去除效果,激发臭氧产生多种活性物质,氧化降解有机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UV/O3联用处理高盐高浓度活性翠兰纺织废水的方法,属于纺织废水高级氧化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是用水量大、废水排放较多的工业部门之一。据统计,我国纺织企业每天排放的废水量达300万~400万吨。纺织废水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水量大:废水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2)污染物浓度高: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第二类有害物质;(3)绝大部分呈碱性,色度较高;(4)水质变化较大,一般的废水处理设施难以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
纺织加工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如果该废水不加处理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以下严重的威胁。
(1)对天然水体的污染
当纺织废水排入天然水体后,其中所含大量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会迅速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沉积在河底的有机物,因缺氧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厌氧分解,释放出的硫化氢又进一步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大幅度下降,严重时将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此外,纺织废水中还存在一定量的漂白剂,其中的游离氯可能破坏或降低河流的自净能力。某些重金属还会在很长的河段上,危害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带有染料的纺织废水能使河水着色,降低河水的透明度,从而减慢水生植物的同化速度,间接地妨碍鱼类的生长,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类对水体的利用率。
(2)对农田的污染
用纺织废水灌溉农田,由于碱性大,会引起土壤盐碱化。废水中的悬浮物将堵塞土壤的孔隙,阻碍农作物根系的吸呼,影响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和土壤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但有时废水的温度可高达30~40℃,因此也将会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虽然很少,对人畜和作物虽无直接危害,但它们会在农作物的根茎和果实中不断积累。此外,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3)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影响
一般的纺织废水可以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随城市污水一并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但对含有浓度较高的退浆废水,含有苯胺或硫化染料的废水,必须控制其浓度,否则,不利于污水厂的生化处理。含有硫化染料的废水,对混凝土管道有腐蚀作用,酸碱废水对城市地下排水管道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或多或少会影响人体健康。重金属如汞、镉、铅、锌,铬和铜等离子,与硫形成硫化物后,易发生价态的变化。当它们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中某些酶的活性中心上的巯基(—SH)有很强的亲合力,结合后会抑制酶的活性。
因此,开发纺织废水的有效降解技术已成为解决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7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