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动式新型智能制造产品的快速除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7877.5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5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云 |
| 主分类号: | B08B6/00 | 分类号: | B08B6/00;F25D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2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动 新型 智能 制造 产品 快速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流动式新型智能制造产品的快速除尘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轮,所述连接轮上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气囊。该流动式新型智能制造产品的快速除尘装置,通过转动轴带动框架转动,框架带动弧形齿板转动,弧形齿板在经过连接轮时,可以带动连接轮转动,连接轮配合连接杆对气囊施加力的作用,连接杆在靠近气囊时,配合挤压棒的作用,气囊被挤压,处于放气状态,然后在连接杆离开气囊时,气囊处于吸气状态,从而可以将连接管内部的液体带动,进而可以实现流动式冷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动式新型智能制造产品的快速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只是的和智力的综合,智能制造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智能制造被广泛应用与生活生产中,目前工厂中出现很多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无法完成或者作业时环境较为危险的工作,不仅提高了安全生产,而且也提高了工厂生产的效率,而这些智能产品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芯片的使用。
智能芯片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智能产品的特殊性,其表面会吸附一些细微的灰尘,在清理时很难清理,但是,如果这些吸附在智能产品上的灰尘不能在安装使用之前被清理,则可能会导致智能系统出现故障,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对智能芯片上吸附的灰尘进行吸附的装置。
因此,一种流动式新型智能制造产品的快速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动式新型智能制造产品的快速除尘装置,具备可以对芯片上吸附的灰尘进行去除,且同时对其进行降温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芯片在使用过程中吸附灰尘难以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以对芯片上吸附的灰尘进行去除,且同时对其进行降温等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动式新型智能制造产品的快速除尘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轮,所述连接轮上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气囊,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冷却轮,所述冷却轮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气囊与连接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挤压棒,所述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远离转动轴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收集仓,所述绕线组件靠近转动轴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通电板,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环,所述框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框架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芯片体。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部壁体上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板,所述弧形齿板与连接轮的连接关系为啮合连接,通过转动轴带动框架转动,框架带动弧形齿板转动,弧形齿板在经过连接轮时,可以带动连接轮转动,连接轮配合连接杆对气囊施加力的作用,连接杆在靠近气囊时,配合挤压棒的作用,气囊被挤压,处于放气状态,然后在连接杆离开气囊时,气囊处于吸气状态,从而可以将连接管内部的液体带动,进而可以实现流动式冷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活动安装在连接轮的偏心处,所述连接杆与固定环为活动铰接,连接杆伴随着连接轮转动,连接杆对气囊施加力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气囊与冷却轮为连通设计,所述冷却轮之间依靠连接管连通,气囊可以将冷却轮中的冷却气体推进连接管中,然后对连接管中的液体进行冷却,从而可以随着弧形齿板的转动,分别带动连接轮转动时,实现流动式冷却。
优选的,所述挤压棒与气囊之间为紧密连接,通过转动轴带动连接框转动,连接框中的绕线组件在电磁环形成的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绕线组件可以产生感应电流,进而通电板通电,具有吸附能力,可以将芯片体上的细小灰尘吸附到收集仓中,从而达到了除尘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云,未经刘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7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